qìng

【字形演变】

【本义】——庆典
“庆”字的甲骨文特别传神:四周是一头鹿(

),中间是一个人的脚步(

)。这个字描述的画面,是一个披着鹿皮跳舞的人。

人在什么时候会披着鹿皮跳舞呢?就是在举行隆重仪式的时候——这个画面不难想象,在原始社会中,如果遇到酋长的女儿结婚,或打猎收获了很多猎物,还是打仗胜利等令人开心的事,人们就会披着兽皮、载歌载舞,表示庆祝——这样的仪式,就被称为“庆”。

我们之前说的“舞”字,就有“庆祝”“祭祀”的含义,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字,为什么还要再发明一个类似的“庆”字呢?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娱乐方式是很少的。白天劳作,晚上回到部落,聚在一起,但没有供人消遣的电视节目和书本,所以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就像今天一些少数民族仍然抱有的习惯一样。

因此,“舞”对于这些原始人来说,是每天都会进行的、较为平常的活动。
但”庆”不一样,从字形上来看,“舞”是“双手拿着猎物跳舞”,而“庆”则是“披起兽皮跳舞”。当时人们要想猎到一只如鹿这样大小的猎物,其实并不容易,所以兽皮是很宝贵的材料,将一整张兽皮披在身上,可谓是盛装出席,如此看来,“庆”表示更隆重、更正式的仪式。

你看,我们现在所说的“庆典”“庆祝”,都代表很隆重的仪式,并不会每天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