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丹阳市史志办和导墅镇政府编撰的《丹阳村村记忆导墅镇卷》记载:西下琴村因地处下琴桥西而得名。该村位于导墅集镇西5公里、里庄集镇东3公里处,东邻东下琴村,南濒老鹤溪河,西靠绕云岸村,北近徐家村。村东有一约8.5亩莹莹清澈的古水塘,名曰“新塘”,塘中央有约0.3亩的方形土墩,名曰“新塘墩”,村内民宅坐北朝南,村中巷弄交错,历来有南为“前巷”,北为“后巷”之分,乃导墅镇较大自然村之一。
西下琴村有村民小组6个,总户数159户、人口536人,其中男性282人,女性254人。全村有90岁以上老人4人,在外地工作和上学的67人,参军服役的19人,中共党员22人,从外地嫁到该村的苗族村民1人、土家族村民1人。曹姓是该村的主要姓氏,占全村总人口的60%,其次是贺、周、蒋、荆、仲、丁、许、孙、张、陈、唐等姓氏。
西下琴村土地总面积648亩,其中村庄占地面积84亩,种植面积504亩, 水面积19亩,岗地面积41亩。该村是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村民历来种植 稻、麦、豆、油菜,但因地势低洼,故广种薄收。解放前外出雇工、做手艺 (篾匠)者特多。解放后走互助合作化道路,村民们生产热情高涨,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全村干部群众,为 改变生产条件,围圩造田、兴修水 利,筑灌、排渠道3000多米,改造 低洼易涝田300多亩,使粮食产量 大幅度提高。进入20世纪80年代 后,该村村民的经营观念发生了转 变,不少农户都开动脑筋在种植养 殖项目上下功夫。村民丁华方,开挖鱼塘45亩,坚持水产养殖10多年,年均销售收入6.2万元。随着乡镇工业的崛起,在从部队转业到丹阳化肥厂销售科任科长的曹志标指导和引领下,村民曹正国,曹晓国兄弟俩率先走出西下琴,到导墅集镇创办了化工厂,经过数年拼搏,发展成“正丹集团”(21世纪初,曹正国已率厂迁至镇江大港落户,曹晓国在丹阳市开发区创办了“大力神集团”)。1981年贺国勤在该村办起了塑料五金厂,1983年曹岳方办起升阳 机械厂,1991年曹嘉伟办起了家纺厂,1994年仲国定办起了丽娜床上用品厂,2007年曹益新办起了俊益五金厂,曹云方办起了机械厂。其中,曹嘉伟的家纺厂,已成功晋级为江苏佩尔家纺集团,成了省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2004年该厂扩建为两大厂区,一厂区在老家西下琴,另一厂区在镇工业园,全厂厂房总面积8000平方米,员工2500余人,该厂所产旅游用品、床上用品、车辆内饰已畅销国际市场,年销售1.3亿元,并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了名特优产品。其余5家企业,也均先后发展成了年销售600万一 8000万元的中小型企业。办工业发 家已成了西下琴的村风。
西下琴村东的猪郎庙(又名土地庙),建于民国初年,3间正厅,6间辅房,1952年在庙内办起了琴联小学,1966年年后拆除庙宇,在原址上改建校舍,改名为下琴小学,2002年撤并到导墅中心小学。村中还有曹氏宗祠1座,建于清末明初2进6间,中有天井,左侧3间厢房,门上有匾额1块,上书“培本堂”,1953年拆除。
西下琴村距金坛市只有10多公里,1945年,金坛县级机关干部和地方武装 准备北撤时曾在该村一带驻营。
西下琴村解放初期属导墅区东褚乡,1957年撤区并乡后属里庄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后属导墅公社下琴大队,至2010年,经两次村组合并,属导墅镇下琴行政村。
村里能人:
1、仲留宝,新四军干部,解放后,仲任沈阳军区长春市航空学院政治部主任,2009年病故,享年86岁;
2、曹志标,1951年报名参加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奋勇杀敌,先后荣立三等功1 次,四等功2次,1956年被授予上尉军衔,1979年从武汉军区转业。
3、曹正国,创办正丹集团;
4、曹晓国,创办大力神集团;
5、曹嘉伟,江苏佩尔家纺集团。
革命烈士:
曹敖庚,1923年出生,1946年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