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七大传统习俗,祝福所愿皆所得,你知道几个?
七月七,人称“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晩上,古称“夕”,故称“七夕”。七夕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而后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也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更被喻为“中国情人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七大传统习俗,祝福所愿皆所得,你知道几个?

习俗1:七姐节
七夕节,又称七姐节,七姐也就是织女星,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在古代星宿体系中,织女星是全天第五亮星,牛宿星位于银河的东岸,人们将“牛宿星”与“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织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七姐节主要有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保护小孩平安等等。

习俗2:拜祭七姐
在古代无论贫富之家,年轻的女孩们都要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祭拜织女星,并向织女星许愿,希望织女星能够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祈求得到巧手和美满的婚姻。而年轻的男子则会在这天晚上点燃篝火,燃烧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纸鹤,寓意着与心爱的人相聚。

习俗3:吃巧果
七夕乞巧祈福许愿的应节食品,最为出名的是巧果。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乞巧果子”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糕点。
推荐食谱:紫薯甜点

食材:金龙鱼蛋糕粉100克;紫薯泥100克;细砂糖20克;奶粉10克;橄榄油30克。
做法:紫薯洗净上屉蒸熟,取出去皮压成紫薯泥,取无水无油的盆中加入橄榄油,紫薯泥、细砂糖,搅拌均匀,让紫薯泥和细砂糖完全融合在橄榄油中。

筛入蛋糕粉和奶粉,切拌至无干粉,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

案板上铺上适合烤盘大小的油纸,将面团放在油纸的上边,擀成饼,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模具造型,放在油纸上操作的目的,是可以带着油纸直接将饼干整体移入烤盘,饼干不易变形,而且操作十分简单。

取下来的边角料继续擀成饼造型,码入烤盘,直至所有的食材全部做完为止。烤箱160度预热5分钟,烤盘送入烤箱,上下火中层,160度烤20分钟。

出炉,香甜酥脆,颜色也漂亮,喜庆。

习俗4:观星祈愿
自古以来,七夕节就是一个观星祈愿的日子。据史书记载,古人认为牛郎织女是天上的两颗星星,每年的七月七日,它们会在鹊桥相会。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会仰望星空,寻找牛郎织女的星座,向天上的仙子祈求美满姻缘和幸福生活。这种观星祈愿的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寄托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期许。

习俗5: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具特色的风俗之一。相传,在古代,民间每逢七夕,妇女都要做对月穿针线等游戏,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乞巧”。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这个习俗既体现了古代女子的聪明才智,也寄托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俗6:祭拜魁星
拜魁星是七夕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魁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宰文运的星宿,被认为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功名和命运。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在这一天会祭拜魁星,祈求魁星保佑自己仕途顺利,平步青云,所愿皆所得。祭拜魁星还有祈求家庭平安、驱除邪祟的寓意。

习俗7:晒衣晒书
晒书晒衣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风俗,在七夕节这天,人们会将衣物和书籍拿出来晾晒,以避免虫蛀和受潮。晒书晒衣的习俗不仅仅是为了祈求爱情和幸福,更是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七大传统习俗,祝福所愿皆所得,你知道几个?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和分享,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