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那些国家,真的富得流油?可我总觉得,光鲜背后,藏着我们看不见的另一本账。
很多人只看到那些高楼和豪车,以为那里人人过着天堂般的日子。但咱们得看清楚,这个“天堂”到底是谁的?

你看,这些国家盖房子、修路,大多是外来的人在干活。可这些外乡人想在这里找份工,必须找到一个本地人来“担保”。
简单来说,你的工资、住处,甚至想辞职回老家,都得这个本地担保人点头才行。他不同意,你就哪儿也去不了。
比如卡塔尔,办世界杯前大搞建设,就听说死了一千二百多个外籍工人。那是四十多度的高温,天天干活十几个小时,太苦了。
咱们看着世界杯欢呼,可能有人正在为一口水,经历噩梦。本地人也许在家分钱,外来人却在用血汗筑城。

说回卡塔尔,这个国家地方不大,连咱们重庆一个区都比它大好几倍。可它有自己的赚钱高招。
你在卡塔尔想开公司?不行,必须和本地人合伙,而且本地人至少要占五成一的股份。
这样一来,卡塔尔本地人就不是给人打工,大多是当股东,做老板。一家人有十几家公司,那是平常事。
他们平均一个人一年能赚一百多万人民币,是咱们国家的二十六倍。这钱是真的多,花起来也大手笔。

就说2022年世界杯,卡塔尔一次就掏了两千二百亿美元。这钱数,比之前所有世界杯花的总和还要翻两倍多。
怕天气太热?他们直接在每个座位底下都装了独立空调。看球时球员感冒,观众盖着被子,真是让人想不明白。
再看沙特,它地下的石油是全世界最多的。每天光卖油,就能赚三十六亿人民币,这是家常便饭。
可沙特王室有一万五千个王子。这些王子,一个人每月光生活费,起步就是六万美元,差不多四十多万人民币。

但普通老百姓呢?人均收入在中东才排第五。将近一半的人,存款还不到一万美元。这是富人极富,穷人也多的地方。
沙特也着急,知道石油总有用完的那天。它提出“2030愿景”,想改变只靠石油的日子。
他们计划花五千亿美元,在沙漠里建一个能滑雪的“未来之城”。还要办2029年亚洲冬季运动会。
卡塔尔买了足球队?沙特就大手笔签下C罗。他们这样花钱,其实也是在“油换梦想”。
这种改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真正多元发展,不只是花钱就能解决的,要动到王室掌控经济的根子。

阿联酋也很有钱,很多人总觉得迪拜最富。但你可能不知道,真正的大钱袋子,是阿布扎比。
当年迪拜塔盖到一半没钱了,就是阿布扎比出手相助。全世界许多厉害的投资,背后都有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的身影。
阿布扎比掌控着阿联酋九成以上的石油资源。它让这个国家,成了全球交通、旅游和做生意的重要枢纽。
在阿联酋,也有一些小地方,福利高得惊人。比如乌姆盖万,人口不到五万,却规定月工资不够四万人民币,就能领补助。
他们给你房子,发低保。生一个孩子给一万美元,第二个五万,第三个十万,奶粉尿布都给包了。政府还按月给养育金,孩子长大了还能分房。
用钱来鼓励大家生孩子,这算盘打得真响。但这是孩子在养国家,还是国家在养孩子呢?

这些国家,看着穿得像,其实关系复杂,像在演宫斗戏。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之间,以前紧张得差点打起来。
2017年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家,就指责卡塔尔“支持坏人”,断了他们的飞机航线,断交。甚至威胁要挖条运河,把卡塔尔变成一个岛。
卡塔尔也没退缩,它有美国的军事基地撑腰,还拉上伊朗和土耳其,顶住了压力。他们之间的表面和平,下面还是暗流涌动。
为什么这些中东国家这么拼命,越卷越厉害?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很直接。
他们心里都清楚,花钱比赚钱更容易。而地下的石油天然气,总有一天会枯竭,不是能一直靠下去的。
专家都说,中东的石油天然气,几十年后会越来越少。卡塔尔靠天然气,沙特靠石油,阿联酋靠港口,这些路子不可能永远好使。
再深一层看,靠着大量的补贴养国民,再加上外来劳工的辛苦付出,这样的社会结构,在新时代是很难持续的。
他们必须改变,必须在石油枯竭,钱也跟着流走之前,完成自我的更新。再富裕,也怕改变太晚。
一个真正好的国家,不是有多少王子,而是能让每一个普通人,也能有自己的活法和盼头。
中东这些国家,在“钞”级内卷的路上,还得走很久。但最终能走到哪一步,不看地下油井有多深,而是看他们对明天的安排,到底有多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