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抗战遗址,南岳脚下的历史回声

追寻抗战遗址,南岳脚下的历史回声"/

这是一个关于南岳脚下抗战遗址的追寻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内容,使其更具深度和吸引力:
"标题:追寻·抗战遗址|南岳脚下的历史回声"
"引言:"
南岳衡山,不仅是风景秀丽的名山,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圣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这里曾是抗日救亡的重要战场,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斑驳陆离的抗战遗址。如今,硝烟已散,青山依旧。让我们一同追寻南岳脚下的历史足迹,聆听那些尘封在岁月深处的回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磅礴力量。
"主体内容:"
"一、南岳抗战的历史背景:"
"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简述南岳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例如作为湘南地区的军事要地,是保卫长沙等重要城市的屏障。 "南岳地区的抗日斗争:" 概述南岳地区发生的重大战役和抗日事件,例如南岳大捷、衡阳保卫战等,以及南岳作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作用。 "南岳各界人士的抗日贡献:" 介绍南岳僧侣、乡绅、学生、工人等各界人士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贡献,例如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宣传、为难民提供救济等。
"二、南岳抗战遗址的追寻:

相关内容:

湖南衡山脚下,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青山环抱中。踏入山门,拾级而上,两侧苍松翠柏掩映,如卫兵拱立,给人庄严肃穆之感。作为纪念抗战阵亡将士的大型陵园,南岳忠烈祠入选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

南岳忠烈祠正门。图片由《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提供

游客驻足观看展览内容。图片由《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提供

1938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衡山召开“南岳军事会议”。参会的一些将领提到,抗战以来激战频仍,很多阵亡将士不及掩埋。蒋介石采纳众议,决定由政府拨款外加社会赞助,组织修建烈士公墓。因战事紧张等因素影响,公墓1940年9月才得以动工,1943年6月竣工。当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6周年之际,南岳忠烈祠落成,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38名殉国将领首批入祀。

“南岳军事会议”召开时,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应邀参加,在会上详细阐述了《论持久战》的基本思想。会议期间,国共两党在坚持持久战战略方针、广泛开展游击战的认识上大体趋于一致。不久,《论持久战》一书同蒋介石的讲话一起发到各高级将领手中。次年2月,国民党在衡山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中共中央及时派出30多名教官,参与编写教材,帮助国民党培训游击干部。

游客在南岳忠烈祠参观。图片由《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提供

从忠烈祠最高处的享堂(即礼堂)走出来,山风拂面,松涛有声。万千抗战英烈为国捐躯,埋葬在这片青山间。他们身后,汇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中华儿女,经过艰难而持久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九泉之下的英烈们,一定会为这一伟大胜利而感到欣慰。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发布于 2025-10-08 10:13
收藏
1
上一篇:春暖花开的中国,南岳赏春日盛景如画 下一篇:千城百县看中国·湖南南岳,鎏金染深秋,银杏披“金甲”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