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仓东三省之外,海外巨无霸,乌克兰最大农场揭秘

中国粮仓东三省之外,海外巨无霸,乌克兰最大农场揭秘"/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中国并没有在国外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最大农场”,尤其是在乌克兰这样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
以下是一些需要澄清的点:
1. "中国农业政策:" 中国是农业大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农业用地受到严格的保护和管理。中国政府的政策是保障国内粮食生产,将农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大规模将农业基地建设在国外的做法与中国现行的农业政策和战略不符。 2. "乌克兰农业:" 乌克兰确实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出口国,被称为“欧洲粮仓”。中国是乌克兰农产品的重要进口国之一,特别是在玉米、小麦等方面。这种贸易关系是双向的,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拥有或控制了乌克兰的农场。 3. "信息来源:"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对信息的误解、误传,或者是一些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它混淆了贸易关系、投资行为和直接的领土拥有权/农业控制权。 4. "中国的农业布局:" 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国内区域,这些地区被称为中国的“大粮仓”。这些地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很大比例。
"总结:"
中国的“大粮仓”主要在国内,特别是东三省、华北等地,以及南方的一些稻米产区。 中国没有在乌克兰或其他国家拥有一个所谓的“最大农场”。 中国与乌克兰等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贸易等方面

相关内容: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们中国的大粮仓在东三省,我国东北生产的稻米粮食闻名全国甚至还对外出口。但事实上,我们中国的大粮仓可不止有东三省,在我们中国的国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海外农场,这个农场便是土壤肥沃的原苏联农作物主产区:乌克兰。

乌克兰农田

乌克兰的土壤肥沃号称粮仓可是世界闻名的,早在苏联时代,乌克兰的农业就作为苏联粮食总产量的很重要一部分存在着。当年德国人入侵苏联的时候,便将乌克兰视作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意图夺下乌克兰全境并将这里的粮食产量据为己有,为日后发动更加规模宏大的战争做好准备。二战期间苏德双方围绕着乌克兰的战斗可以说是最为惨烈的一个篇章,数百万苏联红军将士为了将入侵者击溃出这片土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处被苏联拼死捍卫的土壤肥沃之地在二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但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向苏联全境输出供给粮食,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中方大使会见乌方代表

乌克兰拥有全世界30%以上的黑土地资源,还头顶着欧洲粮仓的美称。从苏联脱离出来的乌克兰不再需要像过去一样给苏联全境输送粮食,这片肥沃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自然也就变得“产能过剩”,需要对外出口才能消化这些粮食产能。早在2011年的时候,中国和乌克兰两国就官方签署了建设中乌农业合作园区的谅解备忘录,宣告中乌两国在农业和粮食进出口问题上的合作正式打开了大门。

中乌农业合作洽谈

到了2013年时,我国著名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乌克兰农业巨头KSG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以投资26亿美元为代价租赁乌克兰300万公顷优等良田,租用期为50年时间,这些被租用的良田计划用来种植粮食和进行饲养畜牧业发展。这是我们中国有史以来所进行的最大规模海外农业投资,乌克兰也因此成为了我们中国最大的一处海外农场所在地。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在乌克兰投资海外农业发展,有助于反哺输血我国自身对于农业、畜牧业的庞大需求,相比直接进口粮食来说可以降低很大的成本。

乌克兰麦田

对于乌克兰自身而言,与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合作,将可以获得庞大的经济投资、有助于乌克兰每况愈下的经济向好发展,这对于中国和乌克兰来说毫无疑问是双赢的合作。到了2017年,我们中国商务部、农业部与乌克兰的农业部和经贸部,一道合作签署了《中国-乌克兰投资合作规划》,这份两国官方文件中标明,中国计划在未来对乌克兰的农业再投资大约100亿美元,继续助力乌克兰农业发展、提升中乌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水平。而到了今天,我们中国已经超越了印度,成为了乌克兰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一年的农产品进口总价高达19.55亿美元。(世界)


发布于 2025-10-08 08:13
收藏
1
上一篇:全球十大创意城市农场,创新农业的绿色奇迹 下一篇:国家级生态农场名单揭晓,北京六家农场特色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