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铸魂,家国情怀永恒传承
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如下: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丹心从来系家国," 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丹心 (dān xīn):" 指赤诚的心,忠心。
"从来 (cóng lái):" 自古以来,向来。
"系 (xì):" 系念,牵挂,忠于。
"家国 (jiā guó):" 家乡和国家。
"整句意思:" 我的一颗赤诚忠心,自古以来就始终牵挂着我的家乡和祖国。
"背景与意义:"
这句诗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写下的著名诗篇。他身处逆境,却毫无惧色,反而表达了以身殉国的决心。这句诗表明了他的忠贞不渝、肝胆照明的爱国情怀,以及为了国家民族可以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它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爱国名言,激励着后人坚守忠诚,报效国家。
简单来说,这句诗就是"表达了诗人(文天祥)赤胆忠心、
相关内容: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多么动人的歌声,多么深情的告白。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大街小巷又响起熟悉的旋律,共同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不久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受阅部队作为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代表,以整齐豪迈的铿锵步伐、威武雄壮的钢铁战阵、奋发进取的昂扬姿态、大气磅礴的恢弘气势,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奉献了一场弘扬抗战精神、体现时代特色、具有大国气派、展示强军风采的阅兵盛典。受阅部队精彩出色的表现,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斗力量,被称为“一堂直抵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这盛世,如你所愿”“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场阅兵盛典,在视觉震撼、历史回望与情感共鸣中,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正如习主席所指出的,要充分用好纪念活动激发的强大正能量,持续用好纪念活动这本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把活动激发出的自信心、自豪感、精气神运用好发扬好,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结合起来,转化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今年7月,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一位年逾八旬的香港老人登上舰艇参观,面对镜头几度哽咽:“我们以前都是受人欺负,看到我们中国一天比一天强大,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代代革命军人赤诚爱国、以身许国、精忠报国,树立起一座座爱国奉献的不朽丰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应继续高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强军之行,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争做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弘扬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中;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丹心从来系家国。每名官兵都应把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把精神状态激发出来,把奋进力量凝聚起来,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全力以赴打好攻坚之战,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方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