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香港街头常见四字成语,原来竟不存在于古汉语中

揭秘香港街头常见四字成语,原来竟不存在于古汉语中"/

您说的没错,常用在香港身上的这四个字,“香港”其实是并不存在的。香港是由英国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直到1997年才回归中国。在这段历史时期,香港的文化和语言受到了英国的影响,因此出现了许多英式英语和英式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这个词汇不存在,它仍然是香港的正式名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此外,香港的文化和语言具有多元性,除了英语和普通话,粤语也是香港的主要语言之一。粤语在香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虽然“香港”这个词汇并不存在,但香港的文化和语言仍然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相关内容:

来源:环球时报

林郑月娥1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时表示,《基本法》列明香港是直辖于中央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特首并非只是行政机关首长,也要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香港享有的权力是中央授权的。她形容“三权”是各司其职,希望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但最终3个机关都是通过行政长官向中央政府负责。她称,过往出现不清晰的情况,可能有错误理解,也有人是在刻意误导,“政府今日起会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此前在8月中旬,香港多家教育出版社陆续上传修订后的通识科教材勘误表,删去“三权分立”字眼,改为“三者发挥互相制衡的作用,防止权力过分集中”。8月31日,教育局局长杨润雄称,教科书以前没有送审,但一些基本观念是事实的陈述,“香港没有三权分立制度,不论九七前或九七后的《基本法》都不是一个三权分立制度,这些事实都要在教科书中交代”。林郑9月1日表示完全支持杨润雄的说法,认为“高度自治不等于全面自治”。

反对派议员郭荣铿针对林郑的说法回应称,《禁蒙面法》的司法复核已到终审法院,排期大约在11月,其中有“三权分立”内容,相信终审法院会就此有一个最终判决。建制派则普遍欢迎。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形容,这是“振奋人心的说法”。他称,《基本法》写明特区以行政长官为首长,列明其职权包括根据推荐委员会建议委任法官,而推荐委员会成员也是由特首委任;加上在立法会通过的法案须由特首签署才能生效,“可见在司法及行政上,特首有主导角色,毋庸置疑司法及行政系统是由特首行先”。民建联的蒋丽芸说,从《基本法》可知没有“三权分立”,但过去不知为何人们经常说“三权分立”,让部分人误解,特首有必要把信息清楚带给港人。经民联议员梁美芬9月1日称,香港回归前后都是行政主导,不可用“三权分立”来形容。她强调“三权”须在“一国两制”和高度自治的基础上运行,且一定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例如《基本法》规定如果牵涉重大行政决定,中央有最终话语权。梁美芬还提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法律最终解释权,可将违反《基本法》的法律发还立法会重议,而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在有关反对派成员梁颂恒的宣誓司法复核案中清楚指出,“三权可以互相制衡,而不是英国式的三权分立”。她说,部分人一直有误解,去年社会出现激进行为,更演变为“港独”“自决”等,因此一定要回到“一国”的概念。

另据星岛日报网报道,香港国安法规定由行政长官指定法官审理国安案件,终审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国能批评此举会损害司法独立。身兼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的港澳办前副主任徐泽撰文驳斥称,《基本法》规定的特区政治体制是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的“行政主导”体制,非“三权分立”,任命法官是《基本法》赋予行政长官的重要权力。徐泽表示,香港司法独立不能进行任意解释,司法机构也不可因此变成一个“独立王国”,司法独立绝不是“司法独大”,更不是“司法至上”。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

发布于 2025-10-07 20:42
收藏
1
上一篇:香港总面积揭秘,探寻这座繁华都市的广阔版图 下一篇:2020,相信香港,共筑繁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