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从莲中来,莲即佛本身”。莲花为佛教的圣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是百花中唯一能花、果(藕)、种子(莲子)并存的,也象征着佛教中的“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

不知各位想过一个问题没有,莲花与荷花十分相像,为什么莲花能够代表佛教,而荷花却没有这个地位。这二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要了解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莲花与佛教的渊源说起。
莲花与佛教。
说起佛教,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西游记》的唐三藏。在名著中,唐三藏想要前往西天取经,而他所要到达的终点,便是佛教的故乡,也就是古印度。
古印度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宗教国家。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经常出现病毒肆虐及自然灾害,人们缺乏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因此,人们就对宗教寄托了无限的希望,祈求平安健康。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鲜花供奉随佛教传入中国。那么,佛教供奉为什么要用鲜花呢?
在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法门中,六度波罗蜜是重要的修行方法。法门认为,从一朵花中,也可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所谓的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些美好的品格,都能从一枝花上面体现。
一、布施。
美丽的鲜花盛开,令人一见心生愉悦, 能带给世人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二、持戒。
不同品类的鲜花,它们的生长环境、绽放时节都有所不同。而且,花儿也不会侵犯别人,在自己的生命周期里自开自谢,具有持戒的精神。
三、忍辱。
和所有的种子一样,花的种子也是深埋土里,经受着黑暗、潮湿、寂寞的地下环境,在时间的孕育下,继而萌芽、开花。
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乃至蜂蝶采蜜时的伤害,所以具有忍辱不屈的精神。

四、精进。
花儿的生命力,不仅有萌芽前的坚韧,还有凋谢后的壮美。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儿们绽放时,极尽展现最美丽的一面。凋谢时,也会化作泥土肥料,为来年的成长做准备,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生生不息。
五、禅定。
花儿的开放,没有大张旗鼓的喧闹,也没有先声夺人的嚣张。它们静静地开放,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正是禅定的境界。
六、般若。
世间的花儿品种丰富,可谓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它们的形态、大小、 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一花一世界,蕴含着无限的智慧。

而在百花中,唯独莲花最受佛门青睐。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之所以用莲性来形容佛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佛教产生于印度。
印度地区气候炎热。莲花盛开于夏季,带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因此,印度人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清丽花朵,自然十分喜爱。
不论是印度的文学作品,还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也非常深远。
就比如《莲花王子的故事》,就是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的好国花比作莲花。

在《莲花王的故事》中,说的是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红色的大鱼,然后让百姓割食它的肉。它的肉被割掉的地方,又会重新长出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了艰难的灾荒。
还有《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步步生莲)。更奇特的是,莲花夫人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由于民众皆爱莲,因此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他为了使广大民众能接受佛教的教义,便迎合大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二、“莲性”与“佛性”的完美契合。
佛教着重于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另外,佛教还讲究广爱博施、慈悲为怀。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感化,结出善果。同时,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莲花简直是最完美的代名词。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
《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
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
就连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佛教有多“爱莲”呢?
佛教的净土宗又称莲宗,学佛的同修又叫莲友,信奉的西方极乐世界,又叫莲刹,莲邦。佛教的众生,都生于莲花,长于莲花,居于莲花。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佛教逐渐形成对莲花的完美崇拜,莲花成为佛教的圣花。

莲花与荷花的区别。
至于莲花与荷花的区别,一句话可以概括:荷花可以叫作莲花,但莲花却不能叫作荷花。所谓荷花与莲花的区别,其实就是荷花与睡莲的区别。先来说说荷花。中国人对荷花的喜爱,早已延续了数千年,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




在佛教中,荷花分为七种,也叫做七宝莲花。实际上,这7种荷花中只有两种是真正的荷花,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白莲花与红莲花。剩余的5种荷花实质上都是睡莲。因此,像观音菩萨所坐的荷花,之所以种类的多,其中就包含这七种不同的种类。一花一净土,一叶一菩提。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千百年来,不论是莲花还是荷花,都因其高洁的品质,深受着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