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中国了?

”——刷到这条热搜的人,先别急着激动,真相可能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人口第一确实换座了,可印度14.28亿里,每4个年轻人就有1个找不到工作,23.2%的青年失业率,比中国高出一截。
换句话说,人家手里攥的是“人口”,我们手里攥的是“人手”——会干活、能交钱、还肯学新手艺的那种。
去年中国光“技能中国”就新添6700万技术工,印度“技能印度”干了八年,目标才完成三成七,差距肉眼可见。
再说养老。
中国60岁以上已经2.8亿,国家干脆把“广场舞经济”升级成“银发经济”,2025年前要建10个智慧养老示范园,连陪爸妈跳操的机器人都在路上了。
印度呢?
养老金覆盖率才12%,大部分老头老太还得靠儿子寄钱,问题是儿子自己也还没找到工作。

边境那边更直观。
中国650个边境哨所,全套高原5G+无人机巡逻,雪线上都能扫码点餐;印度那边,藏南的边境公路干了十年,还有一半没铺沥青,冬天大雪一封,前线士兵啃的是冷罐头,刷不了短视频也点不了外卖。
海军对比也扎心。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电磁弹射都测到第9轮,甲板工一句“走你”就能把战机弹出去;印度“维克兰特”号倒是早下水,可舰载机米格-29K三天两头掉发动机,飞行员上天前得先签生死状。
更尴尬的是国产化率:中国军舰自己造的比例91%,印度58%,剩下全靠俄罗斯老大哥“友情价”打折,卢布一涨,新德里就得勒紧裤腰带。
太空赛道同样不给人留活路。
中国北斗138颗卫星挂天上,打网约车都能精准到“你在马路左边还是右边”;印度导航卫星才9颗,一遇到下雨就飘到孟加拉湾上头,司机直接抓瞎。2023年中国还悄咪咪试飞了可回收航天器,印度载人飞船刚把假人送上去转了一圈,回来假人都晕机了。

说到办事效率,差距更赤裸裸。
中国白鹤滩水电站1600万千瓦,八年搞定,发电量够半个德国;印度帕格尔水电站干了22年,移民还没搬完,环保组织天天堵门口。
外资用脚投票:去年中国新设外企5.3万家,印度FDI倒跌16%,连苹果代工厂都想溜,说是“政策一天一个变,关税比过山车还刺激”。
数字政府也一边倒。
中国“一网通办”把26个部委塞进一部手机,94%的政务事项动动手指就搞定;印度“数字印度”喊得响,实际进度条才62%,农民上网领补贴,验证码刷到手机死机都没进去。
所以别被“人口世界第一”带节奏。
数量只是故事的上半句,质量才是下半句。

中国把“人多”升级成“人才”,把“劳动力”升级成“工程师红利”,再把“世界工厂”升级成“世界实验室”。
印度还在跟失业率和基建欠债拔河,想真正吃到人口红利,先得把年轻人从街头招聘会拉到培训车间,把土路修成高速,把“咖喱味PPT”变成真刀真枪的产业链。
一句话:印度确实年轻,但中国已经学会怎么“变老”;印度还在数人头,中国已经在算人才。
人口冠军只是名号,产业冠军才是真金白银。
下次再看到“印度超中国”,先问一句——超的是数字,还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