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冷知识,揭秘西湖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

地理冷知识,揭秘西湖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

这里有一些关于西湖的地理冷知识,可能会让你对这座著名景点有新的认识:
1. "并非天然湖泊":西湖并非天然形成的水体,而是由于古海湾的退缩和泥沙淤积,加上人工开凿和疏浚而形成的潟湖(Lagoon)。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
2. "曾经是大海的一部分":在几千万年前,西湖所在的位置是杭州湾的一部分,属于东海。后来地壳抬升和泥沙不断淤积,才逐渐将海湾与大海隔开,形成了内陆湖泊。
3. "曾有“三潭印月”":我们今天熟知的“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但它并非一开始就只有这三个小岛。据记载,南宋时期的三潭印月岛周围还有其他小岛,后来由于湖水变化和人工活动,才逐渐合并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4. "湖中有“龙”":西湖不仅有苏堤、白堤,还有一条隐藏在湖底的“龙”。传说在湖底有一条石龙,负责调节西湖水位。虽然这只是传说,但西湖的治理历史上确实有“蓄水”和“排涝”的难题,需要复杂的工程来控制。
5. "面积会变化":西湖的面积并非固定不变。历史上,它的面积有过很大的波动。例如,宋代时面积较大,明清时期由于泥沙

相关内容:


西湖,又名钱塘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可分为四个层次。


西湖及其东岸的杭州大陆大致生成于1.2万年前。当时杭州所在处是汪洋,西湖是钱塘江左边的小湾。后因钱塘江泥沙沉淀,湾口被塞住,成为泻湖。


秦汉时期,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山麓形成沙嘴,逐渐靠拢成沙洲,其西侧形成内湖,即西湖。


隋唐时期,李泌开凿六井,采用“开阴窦”的方法将西湖水引入城内,解决咸潮侵扰;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兴修水利,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


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王钱镠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确保西湖水体存在,还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等建筑。宋朝苏轼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用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苏堤。


元朝后期西湖疏于治理,日渐荒芜。明代杨孟瑛奏请改造西湖,疏浚挖出的葑泥,除加宽苏外,还在里湖西部堆筑杨公堤。


清朝,西湖又经历几次疏浚,挖出的湖泥堆起了湖心亭、小瀛洲等岛屿,后由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用疏浚挖出的泥土堆筑阮公墩,至此,现代西湖的轮廓形成。


西湖总面积达59.04平方千米,其中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区面积为35.64平方千米。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1.23℃。


西湖景区内共有鸟类119种,哺乳类动物20余种。西湖水面就有水鸟38种。丁家山、乌龟山等是鹭鸟的栖息地,鹭鸟数目在两万只以上。


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湖中被孤山、白堤等分隔,分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等五片水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鼎立于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映,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有100多处景点,其中以“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和“三评·西湖十景”最为出名。


-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其分别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 “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 “三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联系。


雷峰塔遗址因许仙、白娘子的传说而闻名,遗址地宫内曾出土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珍品文物,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灵隐山麓,始建于东晋,是我国佛教禅宗十刹之一,寺内有众多古建筑和文物,如两石塔两经幢,两石塔始建于五代或北宋初,两经幢建于北宋开元二年。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有白居易、杨万里、欧阳修、苏轼、厉声教、辛弃疾、林逋、柳永等诗人留下的诗词。


2007年,西湖所在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发布于 2025-10-06 19:57
收藏
1
上一篇:漫步杭州西湖,诗意画卷中的古韵风情 下一篇:泉州西湖,古韵水乡,诗意盎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