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蕴藏“大用处”,揭秘日常生活中的奇妙应用
“小积分”确实可以发挥“大用处”。积分作为一种奖励机制,虽然看似微小,但在很多领域都能产生显著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小积分”发挥“大用处”的例子:
1. 积分营销:在商业领域,积分营销是一种常见的策略。企业通过积累顾客的消费积分,为顾客提供各种奖励,如折扣、赠品、会员等级提升等,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消费频率。这种策略能够有效吸引新顾客,留住老顾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社交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内容、互动等方式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礼品、提升等级、获得特权等,从而激励用户更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增加用户粘性。
3. 游戏领域:在游戏中,积分是衡量玩家表现的重要指标。玩家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击败敌人等方式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提升角色等级、购买装备等,从而提高玩家的游戏体验。
4.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积分可以用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方式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奖学金、提升班级排名等,从而激励学生更努力学习。
5. 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领域,积分可以用来鼓励公民参与社会活动。例如,参与志愿者活动、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可以获得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公共服务优惠、提升信用等级等,从而提高公民的
相关内容:
新华社长沙8月14日电 题:“小积分”有“大用处”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水稻“双抢”刚过不久,湖南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村民杨志义便发现村里的“夜生活”不同往年了。过去,一进入农闲时节,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主要就是打牌,而最近到了晚上,不闻打牌声,反而是村民活动广场热闹非凡。
每天夜幕降临,广场上便聚集了跳广场舞的村民,连70多岁的老太太也来“助阵”。“这都是积分带来的变化。”杨志义感叹,因为打牌要扣分,参加文化健身活动有加分,大家的很多坏习惯都因此改变了。
作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梅花村,自去年底开始设立“厚德同心积分银行”,实行“积分制”管理。不到一年时间,“小积分”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大用处”。
记者看到,梅花村的积分管理办法中,忠孝、友善、诚信、勤劳等方面的65种行为被赋予不同的分值。积分规则由村民反复讨论确定,前后花了2个月时间,召开大小会议10多次。
积分体现了很多新的价值导向。比如,积极主动到扶贫车间务工的,积3分;婚事新办,不攀比索要彩礼、不铺张浪费的,积8分至15分;家庭改厕、改厨,每项积10分;种植生态农产品的,每户积5分……
梅花村有22个村民小组,组长担任“报分员”,看到加分事项便拍照发到微信群里“报分”,村民也可自行申报。同时,村一级设有评审委员会和积分管理员,以确保公开、透明。目前,近700户村民的平均积分约为200分。
根据规定,1个积分相当于1块钱。村民们每逢周三、周日可到“厚德同心积分银行”兑换物品,如纸巾、拖鞋、洗衣粉等。在登记本上,记者看到已有100多户村民兑换了积分。
积分的价值还不止于此。两家商业银行对梅花村整村授信,每户村民的授信额度一般为10万元至20万元。但对于积分高的村民,这两家银行将授信额度提高5万元至10万元,利息也有一定优惠。
“积分制就像是‘兜天袋’,将各项工作囊括在里面。”梅花村党总支书记刘准说,原来村级公共事务难以推动,一些村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想倡导什么,要禁止什么,都可以量化为积分,乡村治理有了很好的抓手。
以前村里多次提倡垃圾分类,但“雷声大,雨点小”,很多村民只是应付。现在,村民将垃圾分类后送到回收站,可以兑换积分。谁家乱倒乱扔垃圾,会被扣分。邻里之间相互比较,谁家都不想加分少、扣分多。
刘准说,实行“积分制”后,村民的垃圾分类积极性明显提高,全村垃圾减量40%以上。原来第三方清运公司一年收费5.8万元,今年初再次商谈合作协议时,费用直接减少了2万元。
据了解,像梅花村这样设立“厚德同心积分银行”的村子,衡阳县已有29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