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之际,11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时指出,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从“池塘洼地”变成“创新之城”,树立了两国合作的生动样板,也是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
此前一天,李显龙在庆祝中新苏州工业园区(SIP)成立30周年的活动上表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时代,苏州工业园区将照明合作与希望之路。”

监制:戴爽、金近
策划:张倩楠
文案:娄珂馨
编辑:吕冬、位树理
视觉:陈佳杰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这个称呼通常指的是"上海",特别是"上海港"以及围绕它形成的"上海自贸区"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
将其称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灯塔”,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上海港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承担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份额。无数艘货轮在这里停靠,连接着亚洲、欧洲、北美等地的港口,是中国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这种巨大的吞吐量象征着其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灯塔作用,照亮并驱动着贸易流动。
2. "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1990年代设立浦东新区,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象征。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更是中国在探索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创新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它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示范和引领。
3. "金融中心地位:" 上海是中国大陆的金融中心,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主要金融要素市场。人民币国际化的许多举措也在上海先行先试。作为金融中心,它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服务,是连接中国与世界资本市场的关键节点。
4. "连接国内与国际的桥梁:" 上海不仅面向世界,也深度辐射中国内地,特别是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通过高效的交通网络(港口、机场、高铁等)和紧密的经济
【本期导读】
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之际,11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时指出,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从“池塘洼地”变成“创新之城”,树立了两国合作的生动样板,也是新加坡深度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
此前一天,李显龙在庆祝中新苏州工业园区(SIP)成立30周年的活动上表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时代,苏州工业园区将照明合作与希望之路。”
监制:戴爽、金近
策划:张倩楠
文案:娄珂馨
编辑:吕冬、位树理
视觉:陈佳杰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