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元朝“北京”之谜,竟隐藏在河北平泉一隅!

历史揭秘,元朝“北京”之谜,竟隐藏在河北平泉一隅!"/

这个说法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挑战我们固有认知的历史细节,但需要更精确地理解。直接说元朝说的“北京”在河北平泉附近,可能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元朝建立初期,其统治中心(汗八里/大都)北边不远处,有一个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据点,其蒙古语名称与后来的“北京”发音相似,并且后来成为元朝正式定都北京(燕京)的参照和过渡。"
以下是更详细的解释:
1. "元朝的统治中心:" 1267年,忽必烈在中都(今北京)附近建立了新城,称为汗八里(Khān Bālīq,意为汗城)。1272年,汗八里被定为元朝的"首都",并正式命名为"大都"(Dà Dū,意为大都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元朝的北京。
2. "“北京”名称的来源:" “北京”这个名称,并非元朝首创。在金朝时期,当时的中都就被称为“北京”,而金朝的旧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才是“上京”(即“南京”)。金朝称中都为“北京”是为了表示其地位仅次于“上京”。
3. "元朝时期的发音与称呼:"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对于中原

相关内容:

《元史·天文志》中记载:元代的北京,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四十二度强”。

《热河志》对此进行了考证,指出:《元史》采用的《授时历》将整个圆周划分为365又2775/10000度(365.2775度),而现代天文学将圆周划分为360度。因此,《元史》中所说的“四十二度强”,换算成现代度数,约等于四十一度半稍弱(约41.4°)。

此外,元代所称的“北京”,其治所设在大宁,位置在清代平泉州州城东北一百六十里处。将元代这一观测数据与清代的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较,两者相差并不远。


发布于 2025-10-05 03:27
收藏
1
上一篇:千年古都风华录,北京市历史沿革与地方特色探析 下一篇:国庆节快乐!今天,一起去北京这些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