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趣闻,那些难忘的欢乐瞬间

我的人生趣闻,那些难忘的欢乐瞬间"/

我很乐意听你分享你的人生趣闻!请告诉我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你曾经做过的疯狂事情、难忘的经历、或者你的人生哲学等等。

相关内容:

(两年的农民经历)

1978年6月我高中毕业,高考失败,心有不甘,但命运如此,农家子弟只剩一条路,回家务农。

那年我17周岁,严格地讲还算未成年人;回到生产队干农活,可比不了人家下乡知青。

当年下乡的知青,绝大多数外地知青都招工招干离开了农村,还有极少数的本地知青正在等待招工招干,到了1980年,本地县城下乡的知青全部都招工招干安排了工作。我们农家子弟算是回乡知青,我们同期的回乡知青有的继续返校补习,陆陆续续有考上大学或中专的离开了农村。还有一部分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中专的被聘为民办教师进入村小学任代课教师,后来他们都通过考试或通过进修转为正式的教师。

我是我们村唯一既无缘招工招干,又无缘受聘当教师的高中毕业生。

家里又贫困,缺少劳力,母亲在我高中将要毕业的前夕因病早逝,弟妹仍在校读书,只有年迈的老父亲起早贪黑拼命劳作,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我就算一个全劳力开始了农民生涯。

于是,生产队见我念过高中,即选我做了生产队的会计。从春到秋每天上午半天我和六位五十岁以上的老年老者下田耕地。每天早晨天未大亮就赶上毛驴,套上耕犁下地耕作。

下午参加生产队里的其它劳动,队长派工,哪里有活就干什么活,一块劳动的年轻人当中还有几位念过初中和小学毕业的。生产队里重一些的农活都派年轻人去干;那年头什么农活都干了个遍,从种到收,春夏秋冬什么活都干,成了地地道道的庄稼汉。

可我心有不甘呀,每天干完农活真是累的不想动弹,可是不行啊,还有家里的家务活也得干,不是太阳下山就可以休息的,活要干到天摸黑时才吃晚饭。

吃过简单的晚饭,我还惦记着高中的课本,点上煤油灯还要复习一至两个小时的功课,没有忘记再备高考。

1979年继续参加了高考,以10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欲望多大,失望多大,又一次高考失败。

继续干农活,还兼着生产队的会计,还是武装民兵,冬天要参加一个月的军事训练;还要挤时间复习课本。

好在1980年大学中专都可以报考,得到这一消息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我知道我自己考大学没有底气,家贫无劳力无法进校补习。80年5月初,生产队打发我到县城购买架子车内外胎,在县城碰到高中同班同学正在会宁二中补习,他问我还考不考,为什么不补习。

真是一言难尽,他劝我找学校补习两个月,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我心一狠把购买的架子车内外胎让我在县供销合作社上班的四兄想法带到生产队去。我便找到二中李兰图校长要求来补习。

李校长是我的恩师,也是同乡老乡;李校长曾在1978年秋就托人带话叫我到河畔中学补习(当时他是河畔中学校长,我高中就是在河畔中学读的),我因家里无劳力再加上贫困没有去䃼习,这次来找李校长,他狠狠地批评了我一番,说你现在记得补习了,太迟了。恩师说二中插不进来了,他给我写了字条让我去一中找王世礼老师,到王老师班上旁听去。

于是,我找到会宁一中的王老师,他让我找一套课桌到高二二班他的班上旁听补习。

我哥托人在东关小学借了一套课桌椅,我进入一中高二二班补习两个月。

两个月后参加了1980年的高考和中专招生考试,高考心有余悸,补习的时候就跟不上,和别的同学差矩很大,但还是内心鼓励自己全力以赴认真对待,中专考试基本是胸有成竹,应该不会考不上,可以保底。

1980年的高考也是以十多分之差未进入最底录取投档线,以失败告终。七月中旬的中专考试成绩不错,最终被定西地区临洮农业学校农学专业录取。

这算跳出农门了吗?

没有,根本没有跳出农门,只是从农民身份跳了出来,成了管吃管住包分配工作的一位学农业的大中专学生(相对于后来中专招初中生,人们将招初中生学制四年的中专称小中专)。

当八月底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赶紧报告生产队让找人移交了会计,老父亲筹措路费,打点行李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毕业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土壤普查工作三年后,调县直部门成为普通公务员,应该算是才跳出农门。


一枝玫瑰祝福阅者

发布于 2025-10-05 02:43
收藏
1
上一篇:有爱凝聚,方显温馨——探寻“有爱的地方才是家”的温馨奥秘 下一篇:美方“20点计划”落实困顿,以军动作不断,加沙民众质疑,何来“和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