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扩大高水平开放战略,助力拓展我国发展新空间
“扩大高水平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 是当前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方向。它意味着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优环境中,通过开放促进自身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
以下是对这一战略的几个关键理解维度:
1. "“高水平”的内涵:"
"制度型开放:" 不仅仅是商品和要素流动的开放,更强调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层面的对接与开放。这包括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如CPTPP、DEPA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质量与结构优化:" 开放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和速度,更注重引进高质量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培育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风险与监管并重:" 在开放的同时,加强风险防范和国家安全审查能力,建立健全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确保开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互利共赢:" 强调开放是双向的,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经济全球化。
2. "“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途径:"
"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通过高水平开放,更好地联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相关内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今年以来,各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持续推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
今天的中国,口岸繁忙,商贸、旅游火热,处处彰显出开放的活力。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上升53.9%。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对外开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今年以来,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先后出台。聚焦稳外资,我国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4方面推出20条举措。聚焦服务业开放,我国实施新一轮155项试点任务,涉及电信、医疗康养、金融、商贸文旅等多个领域,新增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聚焦自贸试验区提升,我国就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数据高效便利安全流动等作出系统部署。
口岸是对外开放门户,目前,我国口岸总数达到311个,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今年,我国口岸建设不断向深层次、宽领域拓展。新疆霍尔果斯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今年,当地依托边境合作中心、综保区等开放平台,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跨境金融、保税维修等业务。
增进内外联通,激发市场活力。在浙江,“义乌—宁波—舟山”多程联运转关物流通道开通,实现了世界小商品之都和世界第一大港的高效联通。在重庆,“东盟快班”首次实现双向对开,贯通欧亚的贸易新动脉稳定运行。
以多元布局抵御风险挑战,加快打造外贸新优势。今年,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持续优化服务举措,从支持境外重点展会,到加强金融扶持,再到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助力外贸企业开拓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今年前8个月,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93万亿元,同比增长9.7%;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4%。
今天的中国,已连续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占世界比重稳定在14%以上;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