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和大家分享一本反映人民群众革命年代踊跃支前的厚重之作——《靠山》。《靠山》聚焦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书写催人泪下的革命故事,全景式呈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动人场面。为了生动还原历史,作者铁流自2007年3月开始,历时数年开展深入采访与资料搜集工作,累计采访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支前模范及其后人达数百人,记录笔记上千万字、搜集资料上亿字,其中不少史料、情节与场面均为首次披露。作品通过这些大量真实的故事、立体的人物与鲜活的细节,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互为靠山、生死与共的关系。本书立意高远、笔墨深情,是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

《靠山》铁流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精彩片段
日军第二轮强攻开始了,四门大炮又开始向东北角轰击,几间木匠铺瞬间被夷为平地,围墙也被炸出了一个缺口,一队日军在松田小队长指挥下冲了上来。自卫队员都各就各位,日军近了,林九兰、林崇松点燃了五子炮,一连串的爆炸声后,日军倒下了一片,随后林欣又投出了一颗手榴弹,竟炸死了一个伪军。三喳喳拍手刚叫了几声好,被日军一枪打翻在地上。
日军十几挺机枪同时响起,在围墙上织成了密集的火网,炮手林久胜倒了下去,林庆彬把他拉到一边用麦秸盖了,鲜血从里面缓缓流了出来,很快在冷风中结干了。日军见对方被机枪压住了,再攻,又败。林长老的腿被日军子弹打瘸了,林凡义劝他回去,林长老拗不过,向村里走去,边走边嘟哝:“我这就回家制土炸弹去,炸死这帮狗孙子!”
双方一时僵持起来,林凡义让自卫队员尽快歇息。妇救会长春妮带着妇女当后勤,女人们一根钩担肩上挑,有的担来了热饭,有的挑来了热水。王氏也提着一个大桶赶了过来,林九兰正在往墙下抱石头,他看了老婆一眼道:“送来了啥好东西?”王氏说:“这小鬼子的炮弹可真是长眼了,一下子就落到了咱家院子里,幸亏我到地窨子拿东西去了,上来一看,娘的,把咱家的几只鸡炸死了,正好我炖了给大家伙吃,吃饱了好杀鬼子。”说完就摆开一溜碗,拿起勺子,把汤肉一一分舀到了碗里。周围的人见了,都笑着围了上来。林九兰说:“我这刚转运有了个儿子,小日本鬼子就上门找事了,不打他个狗日的,咱们别想过安顿日子。”
林秉标、林秉铎哥俩都已经七十有余,两人坐在围墙下抽了一袋烟,就拿起了鱼叉和头上了木架子。林欣说要给大家唱一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她要出门的时候,继母就把她喊住了,说:“一看你这短发,就是一个女八路。”继母说着,从墙缝里拽出一把头发,三两下,就给林欣编了一个假纂子。林欣挺起胸脯,刚唱了一个开头,红晕就飞上了双颊,在父老面前她竟然一时不好意思开口了。林福祥见大家都竖着耳朵听,喘了几口粗气道:“这丫头,都是自己人,有啥不好意思的?”林欣抿嘴一笑,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林欣越唱越有劲头,越唱越有力量。大家听了都说好,就照着歌里唱的意思和小日本鬼子大干一场。这一刻,林凡义和林庆忠正在土围子各段巡视,林凡义嘶哑着嗓子一直没停:“乡亲们,接下来小鬼子肯定和咱们不算完的,大家伙都瞪起眼来,别松劲!”
林凡义对林庆忠说:“咱们看准机会得把老人、妇女转移出去,不能等死。”林庆忠点了点头:“看这架势很难,出去几个算几个吧!”高秀兰道:“一会把火力全用起来,掩护乡亲们出去。”林凡义扭头对林欣说:“你当八路也几个月了,起码有些经验了,女人就都交给你了。”林欣点了点头说:“我一定把她们带出去。”几个老人闻听,坚决不同意,林秉标说:“凡义,要死就死在一起!”林凡义红着眼道:“乡亲们,这样咱们不值当的呀!”林秉标说:“你们这些壮年要是都死了,还留下俺们这些老不死的有什么用?俺打不死鬼子,能卸掉他一条胳膊也够本了!”高秀兰急得脸红脖子粗的:“大爷大叔们,你们留在这里,还拖累我们打鬼子,你们撤了,大家就能安心地和小鬼子们干了,这多合算?!”林庆忠这时已经把老人、妇女集合起来。林秉铎说:“你们嫌俺们是累赘,那大家伙儿就走。”众人听了,都不再言语。一切准备停当后,自卫队员都一齐点上五子炮,几声巨响过后,打乱了日伪军的阵脚。趁这时有人打开了南门,几个村民顺着沟还没跑多远,就被日军的机枪挡住了去路,大家只好又缩了回去,林欣的右胳膊也挂了彩,幸亏没有伤着骨头。

双方一番交手后,坂田知道眼前这座城堡样的村庄里,并没有八路军的部队,与自己决一死战的都是一帮子没经过训练的草民,他们仅仅凭借厚厚的围墙和一些土枪土炮,逞一时之勇罢了。堂堂的大日本皇军,竟一时奈何不了一群中国农民,坂田很恼火,他在一棵槐树底下来回走了几步,开始重新排兵布阵。
坂田让松田继续强攻东北角,同时兼攻其他墙段,以此引起渊子崖村民的恐慌,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太阳刚偏西,日伪军又发动了新的攻势,密集的炮声过后,东北角围墙被炸开了一个口子,有的村民被埋在了土堆里,死伤无数。林凡义疯了一样地叫道:“快堵住缺口!”林欣还剩下一颗手榴弹,情急之下,还没拉弦就扔了出去。林凡义一把拉开她,说:“女人都躲到后边去!”为首的几个鬼子端着长枪已经冲了上来。二十多岁的林庆雷,小名叫端午,他跳起身抡圆铡刀就砍,一下子斩掉了一个日军的脑袋,血溅了他一脸。当他转过身来再次举起铡刀时,两个端着长枪的日军刺穿了他的肚子,端午刚吃了娘送来的豆腐,白花花的豆腐从肚子里撒了出来,端午的父亲林九宣见儿子倒在了血泊里,心疼地一声号叫:“端——午,我那个儿呀!”接着就扑上前去,一长矛扎进了那个杀死端午的日军胸脯里,还没等他抽出长矛来,另一个鬼子向林九宣刺来,赶上前的林凡义一刀劈在了鬼子的后脑勺上。混乱中林九宣已经身中数刀,他靠着围墙缓缓滑了下去,墙壁上留下了一道鲜红的血迹。林九宣吃力地说:“凡义,就是剩下一口气,也要和小日本鬼子拼出咱们渊子崖爷们的血性来,就是死也要死出个好模样来!”
林九宣说完气绝身亡,双目还瞪得圆圆的。

林凡义虎啸一声:“小日本鬼,我杀了你们这帮龟孙子!”林凡义吼着,抡圆大刀扑到了两个日军面前,正拼杀中,膀大腰圆的林九乾提着刀冲了上来,嘴里发出一阵咻咻声。只见他手起刀落,一个日军被他砍翻在地,随着机枪响起,林九乾的胸脯成了蜂窝状,身体倒下那一刻,还是举刀的那个动作。在不远处当帮手的渊子崖的女人们,开始还心惊肉跳的,见自己的男人或是自己的亲人和鬼子扭打在了一起,又一个个倒在了血泊里,都疯了一样跑上前来。林九乾的妻子梅花本是跟着春妮送弹药的,见自己的男人血肉模糊了,一声大叫,拿起脚下的头就扑了过来。林凡义见九乾眼珠还动,还在喘气,就借着掩体俯身去拉,一把刺刀陡然抵在了他的脑门上,还手已经来不及了,凡义下意识地眨巴了一下眼睛,那鬼子狞笑着,把枪刺又对准了林凡义的胸口。凡义看到,那日军竟慢慢瘫倒在了地上,身旁的梅花还举着一把大头。林凡义知道梅花救了自己,可顾不得说什么,转身杀敌而去。
梅花一脸茫然,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男人的尸体旁。

炮楼上五子炮居高临下,竟把日军两门炮轰倒了两门,村子东北角喊杀声弱了,刚才涌上来的一小股日军也慢慢退去了。墙里墙外,到处都是尸体。一汪汪流淌的血水,凝固了,又被一汪汪鲜血覆盖了。林秉标提着鱼叉跑了过来,见旁边坐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像雕塑一样动也不动。林秉标火了,就推了她一把,大声吼道:“人都死了,还坐这里发什么呆?快起来搬石头去!”梅花见是公公,一下子哭出了声:“爹,九乾他死了!”林秉标这才看出是自己的儿媳,他走到尸体面前愣怔了一下,见儿子两眼圆睁,嘴巴也张着,好像还在大声喊着什么。林秉标老眼一下子模糊了,他扭身抓过旁边的一捆麦秸盖在了九乾脸上,沙哑着嗓子对梅花道:“孩子,快站起来!现时顾不上这些了,先打鬼子要紧!”说毕,抓起墙角上的门板堵在了缺口上,林崇州扛着门板也赶了过来,刚到缺口,一发炮弹落到他身上,门板被炸得粉碎,林崇州也身体全无。炮火间隙,机枪又响了起来,林秉标中弹,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梅花喊了声“爹”,还没赶过去,就被流弹击中,她一下下爬到秉标的身边,刚叫了声“爹”,就咽了气。秉标嘴里冒着血,可还在骂着:“小日本鬼子,你这是要杀俺全家呀。”他抓起一块石头,扶着残垣摇摇晃晃站了起来,可眨眼的工夫,又一头栽倒在地上。枪炮声还在响着,一群男男女女,冒着枪林弹雨,把一筐筐石头和沙土送到了缺口上,不时有人倒了下去。林九臣的妻子林王氏生性泼辣,胳膊被弹皮削掉了一块肉,鲜血渗出了棉袖,春妮要给她包一包,她正抱着一块上百斤重的大石头,呼哧呼哧地说:“妮子,俺没啥事,就是叫蚊子咬了一口,不疼!”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家简介:
铁流,1967年10月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鲁迅文学奖、两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及多种文学奖项。

壹点号铁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