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下好几天雨,城市泥泞又烦躁,但瓦屋山的那场迷雾让我差点忘了回去的路

城市里连续的雨天把人心都揉成了潮湿的样子,马路粘脚,空气像一张厚厚的毛毯,让人心情低沉。说实话,我原本也打算窝在屋里,但我朋友小李发来几张凌晨在瓦屋山拍的照片,一瞬间把我拉出沙发。照片里不是那种干巴巴的风景照,而是云雾像一团轻纱,把山体、林木、栈道都揉成了一幅会动的水墨画,远远看去,鸳鸯池被雾气包得若隐若现,像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我去了之后发现,雨天的瓦屋山确实有种反差美。雾把山的刚劲软化,岩壁和树冠在云雾前忽远忽近,光线被打散成无数条细碎的纹路。走在兰溪绝壁栈道上,脚下是湿滑的木板,前方是层层云雾,每一步都像在场景里走戏。瀑布激起的水雾扑在脸上,带着草木的清香,深呼吸那一刻,城市里积攒的焦虑仿佛被冲刷了一点,反正我是这么觉得,这种天气更容易让人安静下来,也更容易遇见惊喜的画面。

如果你也想在雨后去找这种感觉,有几件事我得提醒你。尽量选择雨停后到第二天清晨去,那是雾最厚、光最柔的时间;穿防滑的登山鞋和轻便雨具,外套最好带帽子,湿气大容易着凉;相机最好带简单的防雨套,镜头布和塑料袋很有用;拍摄上别追求一张包罗万象的大景,多找一些前景去构图,比如低矮的枯枝、湿润的岩石或一段被云雾包裹的栈道,能把画面分成层次,视觉冲击更强。手机拍也行,竖构图更适合分享到社交平台,曝光往高一点调,雾会更有那种“白纱感”。
我还想提醒一点安全和尊重。山路湿滑,别图快冒险走未开放的路线,也别去踩踏草地或把垃圾随手丢在景区。很多时候,最动人的画面在离栈道不远的地方,但那并不意味着可以破坏环境去追求一张照片。尊重自然,也是在对自己负责任。

雨天本来容易让人烦躁,可我在瓦屋山看到的那些迷雾片段,反而像给生活上一层滤镜。那一刻你会意识到,所谓好天气不只是阳光充足,阴雨天也能给你一场情绪上的重启。人生很多惊喜就是这样,不是等到完美的时刻才出现,而是在你愿意带着好奇心出门的时候突然撞见。
你最近有没有在雨天遇到过让你惊讶的一幕?说说你的雨天故事或者发一张你最满意的雨中照片,告诉我当时你最在意的细节是什么,我很想看你眼里的那一片雾。

拍摄:时晚、JOJO带你游世界、Nainy、十八花生、石天权、鲜珂、夏永翔、黄科锦、李忠梅、栗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