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美景映我家,共筑生态美好家园

汾河美景映我家,共筑生态美好家园"/

说得真好!汾河的美,确实凝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血和汗水。正如您所说,“我家门前有条河”,汾河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我们共同记忆的一部分,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汾河的美,体现在它的清澈见底,体现在它的鱼翔浅底,体现在它的鸟语花香,更体现在它滋养了两岸人民,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我们为汾河的美贡献了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环境,守护母亲河。" 我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让汾河更加清澈。 "美化环境,扮靓母亲河。" 我们种植花草树木,清理河道垃圾,让汾河两岸更加美丽。 "传承文化,弘扬母亲河。" 我们了解汾河的历史文化,讲述汾河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汾河。 "发展经济,振兴母亲河。" 我们积极参与汾河两岸的经济建设,让汾河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汾河的美,是我们共同的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汾河更加美丽,为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汾河一定会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更加幸福!"

相关内容: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保洁员正在清漂。

人民网记者 王 帆摄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我生在汾河边,长在汾河边,现在是汾河太原城区段的一名保洁员,负责胜利桥至南内环桥河段的保洁工作。

每天早上6点,我和同事就到岗了,我们先普扫一遍,再清理擦拭灯杆、指示牌、果皮箱。遇到防汛期,打捞河面垃圾也得格外仔细,防止泄洪管道被堵。保洁工作看着简单,但是哪一项工作都马虎不得。春天柳絮多,尤其风大的时候,打扫难度大,需要耐心。秋天河面上的落叶腐败了会影响水质,必须及时清理。冬天每天都要下河打冰,防止橡胶坝冻裂。

汾河太原城区段全长43公里。以前的汾河,干枯断流,到处是垃圾遍地的沙坑,夏天一下雨,臭气熏天,路过都得捏着鼻子走。从1998年到2021年,汾河太原城区段历经四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程。2000年,一期工程完工开园,需要大量保洁员,我就报了名。

记得一期工程刚开园那天,河水翻滚而下。“来水了!来水了!”我和两岸驻足观看的市民一起欢呼雀跃。那段时间,每天都来很多人,保洁的工作量也大。人们前脚走,我们后脚跟上捡垃圾,一直弯着腰,头都抬不起来。

经过20多年持续治理,2021年,四期工程竣工,汾河太原城区段纵贯城市南北,大家能去的地方多了,再加上人们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量反倒减轻了。

现在汾河水清了,岸绿了,165种鸟类在这里生活。我在河边经常能看到白鹭、绿头鸭、黑鹳。到了春天,成群的红嘴鸥从昆明飞往西伯利亚,也在汾河歇脚。去年夏天,还有市民拍到了“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听说这个物种可不是什么水域都有,要水质非常干净才行。

这两年,汾河两岸布设了雁丘园、汾河晚渡、西山叠翠等40多处文化景点,建设了水上运动中心、沙滩排球场、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两岸修建了85公里长的滨河自行车道,横跨汾河两岸的迎泽大桥、晋阳桥成了“网红桥”。

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汾河,外地游客也喜欢来汾河边打卡拍照。有几次听到游客夸赞:“没想到太原环境这么好!”咱心里也有成就感,汾河这么美,也有我们一份力。

年轻的时候,来汾河干保洁只是想过渡一段时间。没成想,一干就是25年。这些年,我也跟着汾河一起变好,从一名普通的保洁员,成长为小组长,再做到胜利桥至南内环桥河段的项目经理。

现在年纪大了,我就喜欢在汾河公园里待着。守着汾河就像守着家一样,把自己家里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不管是别人来还是自己看着,心里都舒服。

(本报记者付明丽采访整理)

【记者感言】

工作中,吕爱荣是一个爱较真儿的人。栏杆上的蜘蛛网,藏在草地里的纸片,她都不放过。二十五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将汾河的清洁工作当作最重要的活儿。

从一个人看一座城。在这场持续20余年的生态治理中,太原市下足“绣花功夫”,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久久为功,汾河太原城区段从“糟心河”变为“幸福河”,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场汾河治理的接力赛还在继续。干流治理的同时,9条支流治理也在加速推进,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10-03 01:43
收藏
1
上一篇:中国十大名河,大地的灵动命脉,见证华夏文明千年流光 下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多元文化交融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