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块一只的烤鸭,你敢吃吗?

”

昨晚下班路过地铁口,我盯着那只油光锃亮的鸭子,脑子里全是“速成鸭”“激素鸭”的弹幕。
旁边大叔直接扫码拎走两只,还嘟囔一句“天天吃,也没见掉头发”。
我当场愣住:这玩意儿到底靠不靠谱?
回家扒资料,才知道这鸭子叫樱桃谷鸭,英国来的,长得飞快。20多天就能从毛茸茸的小黄球变成三斤多的大白条,全靠饲料里蛋白质拉满,跟健身房里喝粉增肌一个道理。
北京填鸭得养45天,体重翻倍,成本自然飙上去。
批发价一算,樱桃谷鸭4块5一斤,整只12块,摊贩进货还能再砍两刀。
鸭掌内脏拆下来单卖,鸭毛收去做羽绒服,连骨头都能熬汤,一分钱掰成三瓣花,便宜得有迹可循。
再说做法。
街边摊图快,鸭子提前腌好,往旋转炉里一挂,孜然芝麻一撒,十分钟出炉,皮脆肉嫩,重口味正好盖掉鸭腥味。
北京烤鸭那套吹气、烫皮、刷糖水、果木炭火慢烤,一片鸭皮能透光,师傅还得现场片108刀,仪式感拉满,钱包也拉满。

一个解决饿,一个讲究吃,压根不是一条赛道。
有人担心安全,其实现在查得严,正规摊点都得挂卫生许可证,鸭子来源、检疫票据贴在墙上。
我上周去的那家,老板直接把进货单甩给我看,日期新鲜,检疫章红得晃眼。
真怕出事,就看他敢不敢让你拍照发朋友圈。
说到底,20块的烤鸭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把“吃顿肉”的门槛降到了尘土里。
想省钱、赶时间、解馋,它够香够顶;想体验老北京的讲究,那就攒攒钱去大董。
市场这么大,容得下快餐也容得下宴席,别用一把尺子量所有鸭子。
便宜烤鸭没毛病,怕的是你既想省钱又想享受五星服务。
认清需求,张嘴就吃,别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