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色超市大盘点,探寻值得学习与参观的购物天堂

全国特色超市大盘点,探寻值得学习与参观的购物天堂"/

盘点全国各地的特色超市,确实能学到很多关于零售、本地文化和消费者洞察的宝贵经验。这些超市往往因为其独特的定位、商品选择、服务模式或社区融入方式而引人注目。以下是一些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值得学习和参观的特色超市类型及具体例子(请注意,部分店铺可能已关闭或搬迁,参观前最好确认最新信息):
"一、 北京:老字号与现代融合,文化体验"
1. "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的老字号小吃店群:" "特色:" 虽然严格来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市,但这里是北京老字号的集中地,如都一处、月盛斋、六必居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品尝和购买北京传统食品和熟食,感受老字号的魅力和北京味道。 "学习点:"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零售空间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体验,吸引游客和本地居民。
2. "部分社区型超市(如京客隆、物美):" "特色:" 虽然是连锁超市,但北京的一些社区超市在商品陈列、生鲜品质、服务上做得不错。例如,一些物美超市会引入进口商品和精品生鲜,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学习点:"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通过商品结构和服务提升竞争力,服务好本地社区。
"二

相关内容:

在零售业态加速迭代的当下,传统“货架陈列 + 商品售卖” 的超市模式正被不断打破。越来越多超市围绕地域消费需求、场景体验升级、供应链效率优化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 有的靠 “现制热食” 拉满烟火气,有的以 “跨区域适配” 实现全国拓展,有的用 “场景融合” 重构消费体验。这些特色超市不仅是区域或行业的标杆,更成为从业者学习运营逻辑、实地参观借鉴的优选对象。本文整合全国六大区域(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中原、西北 / 华中)的代表性案例,拆解其核心优势与可复制经验,为零售从业者提供清晰的学习与考察方向。

华北地区:社区粘性与跨界创新双突破

聚焦“便民服务 + 地域融合”,既有深耕社区的老牌标杆,也有轻资产跨界的新样本,适合学习 “社区精细化运营” 与 “低成本业态创新”。

1. 北京・超市发(玉渊潭店 / 双榆树店 / 美欣店)—— 社区便民与文化融合标杆

值得学习点:作为北京本土老牌商超,以“生鲜 + 现制 + 便民服务” 构建社区生态圈,玉渊潭店现制食品占营收 25%,早高峰早餐专区排队超 15 分钟;双榆树店引入丰泽园、柳泉居等京味老字号,卖炸酱面、芥末墩,还联动瑞幸推出联名面包吸引年轻客群;美欣店 “海淀食堂” 用 AI 称重结算,高峰期效率提升 50%,同时保留现金支付适配老年客群,实现 “效率与便利” 平衡。

值得参观区:玉渊潭店“便民厨房”(现炒家常菜档口)、双榆树店老字号联营区、美欣店智慧结算区,可直观感受 “便民服务 + 地域文化 + 智慧化” 的落地逻辑。

2. 天津・华润万家(奥体中心店)—— 地域特产集合样本

值得学习点:以“天津本土风味” 为核心,地域特色商品占比 40%,设 “津味特产区” 汇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现做现卖)、耳朵眼炸糕(冷链锁鲜),同时引入 20 余家本地小作坊卖糖炒栗子、熟梨糕,用 “老字号 + 小作坊” 组合强化体验感,成为游客打卡点。

值得参观区:特产区现制档口(观察麻花手工制作流程)、小作坊联营区(学习非标准化商品的供应链管理)。

3. 河北唐山・郑兆丰超市 —— 地域美食联动零售样本

值得学习点:紧扣北方饮食偏好,打造“唐山宴” 主题餐饮区,卖棋子烧饼、饹馇等本地小吃,日均接待超千人,带动本地杂粮销量涨 30%;餐饮区 “两荤一素套餐” 人均 15-20 元,食材与超市生鲜共享供应链,实现 “餐饮引流、零售变现” 联动。

值得参观区:“唐山宴” 餐饮区动线设计(如何引导食客逛超市)、本地小吃现制档口(学习地域美食与零售的融合节奏)。

华东地区:全国连锁标准化与高端场景化典范

以“跨区域适配” 和 “高端体验” 为核心,既有全国连锁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也有高端超市的场景打造逻辑,适合学习 “规模化运营” 与 “高客单价提升”。

1.上海・city' super 超・生活(兴业太古汇店)—— 餐超一体场景化创新标杆

值得学习点:高端零售的 “全球供应链 + 场景化体验” 融合逻辑,2025 年 “city 大吉” 市集期间客流增长 30%、会员复购率提升 25%。50% 核心食材为全球直采精品(如澳洲冰鲜和牛、南极 G51 犬牙鱼),通过 “超市货架 + 餐饮加工” 双线销售实现溢价转化;同时联合一坐一忘等餐饮品牌开发限定菜品(番茄鲜奶酪色拉、和牛肋条叉烧),将零售食材转化为即食美味,实现 “高端食材零售 + 场景化餐饮体验” 的双向赋能。通过 8 场主题互动课程(烹饪教学、品酒会)强化体验粘性,印证麦肯锡报告中 “餐饮服务使顾客停留时间延长 30%” 的行业规律。

值得参观区:跨界餐饮合作区(观察和牛肋条从冷藏货架到现制叉烧的全链路展示,学习食材零售与餐饮加工的动线衔接设计)、快闪市集场景(分析 “city 大吉” 如何用 15% 营业面积打造环球美食区,研究临时档位与固定货架的流量分配逻辑)、互动体验现场(跟踪烹饪课学员从试吃到食材采购的转化路径,拆解 “内容种草 - 即时消费” 的闭环机制)。

2. 苏州・华润万家 ole'(中心广场店)—— 高端场景化体验标杆

值得学习点:客单价达600 元(超普通超市 4 倍),靠 “商品场景化 + 体验互动化” 重构消费。按 “生活场景” 划分区域(亲子烘焙区配操作台、红酒品鉴区有侍酒师),每周 2-3 场免费体验活动(烘焙课、品鉴会),活动转化率 35%;还提供红酒定制标签等服务,满足高端个性化需求。

值得参观区:亲子烘焙区(场景化陈列细节)、红酒品鉴区(体验服务落地流程)、活动报名与转化区(学习体验活动的运营逻辑)。

3. 浙江杭州・世纪联华鲸选未来店 ——“超市 +” 复合型场景创新

值得学习点:线上“鲸选 APP” 3 公里 1 小时达,拆单合单系统日处理 2000 单,配送成本降 18%;线下设海鲜市集、微醺社交区,引入网易严选、星巴克,做成 “购物 + 就餐 + 社交” 复合空间,顾客停留时间超 1.5 小时,客单价显著提升。

值得参观区:线上订单处理后台(一体化履约流程)、微醺社交区(场景融合落地细节)、线上线下商品联动陈列(学习O2O 商品组合)。

华南地区:生鲜效率与会员体系双领先

聚焦“生鲜新鲜度” 与 “会员粘性”,既有生鲜日清的损耗控制经验,也有会员制的供应链壁垒打造,适合学习 “生鲜运营” 与 “会员体系搭建”。

1. 广州・钱大妈(天河城店)—— 生鲜 “日清” 模式标杆

值得学习点:“不卖隔夜肉” 核心卖点,损耗率低于 5%(行业平均 15%-20%),日均销售额超 10 万元。19:00 起每小时降价 10%,23:00 后全场 5 折,形成 “限时抢购” 氛围;依托本地供应链每日 3 次补货,根据销售数据调整采购量,平衡新鲜与库存。

值得参观区:傍晚调价时段的客流引导(观察促销与损耗的平衡)、生鲜补货区(学习“小批量多频次” 补货流程)。

2. 深圳・山姆会员商店(龙华店)—— 会员制供应链壁垒样本

值得学习点:会员续卡率80%,单店会员超 10 万人,靠 “精选 SKU + 独家商品” 吸引会员。仅 4000 余个 SKU(普通超市 2 万余个),每个品类选 2-3 个优质品牌(如牛奶仅山姆 Member's Mark 与明治);全球供应链引入独家爆款(39.9 元 400g 瑞士卷),30% 新会员因爆款办理会员。

值得参观区:自有品牌爆款陈列区(观察爆款商品的包装与定价)、会员服务台(学习续卡与会员维护流程)。

3. 永辉惠州大亚湾店(胖东来模式店)—— 区域标杆复制样本

值得学习点:复刻胖东来模式,新增67% 商品,引入潮汕油柑、火山岩荔枝王等岭南特色食材,搭配免费海鲜代加工、宠物寄存服务;开业首月日均客流超 8000 人,客单价从 58 元升至 89 元,复购率 65%,为 “区域超市复制标杆经验” 提供参考。

值得参观区:海鲜代加工区(服务落地细节)、岭南特色食材陈列区(学习地域食材的选品与定价)。

4. 深圳永辉 iN 城市广场店 —— 跨境客群适配样本

值得学习点:针对香港跨境客群,推“香港钱包优惠”,帝王蟹等生鲜价格比香港低 30%;烘焙区主打菠萝油、港式蛋挞(日均销 500 份),夜间设 “跨境夜购” 专区,满足游客返程采购需求,精准捕捉地域流量。

值得参观区:跨境支付与优惠区(观察跨境客群的服务细节)、夜间“跨境夜购” 陈列(学习时段性商品组合)。

西南地区:本土化适配与跨区域复制双成功

突出“川渝口味适配” 与 “社区服务延伸”,既有外来品牌的本土化落地经验,也有商圈超市的双客群转化逻辑,适合学习 “跨区域水土不服破解” 与 “商圈社区双覆盖”。

1. 成都・伊藤洋华堂超市(春熙路店)—— 外来品牌本土化样本

值得学习点:日本零售品牌深耕成都,川味商品占比35%,设 “川味食材区”(鲜切藤椒、郫县豆瓣酱),引入本地农户的折耳根、儿菜;预制菜区主打麻婆豆腐、回锅肉,适配年轻快节奏;员工用四川话沟通,休息区提供免费盖碗茶,避免 “水土不服”。

值得参观区:川味食材区(地域商品选品逻辑)、休息区盖碗茶体验(服务本土化细节)。

2. 重庆・新世纪百货重百超市(解放碑店)—— 商圈社区双客群样本

值得学习点:兼顾游客与社区居民,针对游客提供免费寄存行李、旅游咨询,针对居民提供3 公里内满 50 元免费配送、药品代买;设 “应急商品区”(雨伞、创可贴),价格与便利店持平,提升品牌好感度,实现 “双客流” 转化。

值得参观区:便民服务台(服务流程与人员配置)、应急商品区(商品选品与定价)。

3. 重庆・淘小胖 PLUS 店 —— 跨区域品牌本土化样本

值得学习点:河南品牌拓展重庆,快速适配川渝“火锅刚需”,10000㎡卖场设 “火锅食材专区”(现切毛肚、鸭血),推含锅底餐具的 “火锅外卖套餐”,线上占比 35%;与本地屠宰场合作,毛肚 “凌晨宰杀上午到店”,解决跨区域食材新鲜度问题。

值得参观区:火锅食材专区(地域适配商品陈列)、线上外卖打包区(学习预制套餐的供应链响应)。

中原地区(河南为主):服务标杆与社区厨房典范

以“极致服务” 和 “社区化运营” 为核心,既有现象级服务标杆,也有高性价比自营与跨区域复制样本,适合学习 “服务驱动增长” 与 “社区复购提升”。

1. 河南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店 / 时代广场店 / 生活广场店)—— 服务经济学标杆

值得学习点:2025 年春节三天 3 店接待超 144 万人次,外地游客占 70%,单日营收破亿元,形成 “超市带火一座城” 奇观。靠 “极致服务 + 情感连接” 构建竞争力:无条件退换货、散装食品放大镜标签(适老)、礼品包装中心(情感消费),生鲜区附烹饪指南(解决 “买后不会做” 痛点)。

值得参观区:天使城店“全礼赠场景”(礼品中心 + 茶市 + 婚庆区)、时代广场店退换货流程与适老设计、员工培训现场(可旁听服务课程),感受 “超市界海底捞” 的服务落地。

2. 河南郑州・鲜风生活 —— 自营商品与体验创新样本

值得学习点:700 + 自营商品(烘焙、熟食、医药),“麦语鲜风” 烘焙用进口原料却比胖东来低 10%-15%,单店日销超 2 万;自建 3.7 万㎡配送中心 + 中央厨房,生鲜售价低于市价 20%,兼顾性价比;设 “情绪疗愈站”(毛绒玩具 + 养生茶饮)吸引年轻客群,平衡 “性价比与体验感”。

值得参观区:烘焙区品控流程(自营商品质量管控)、生鲜区农残溯源系统(供应链透明化)、“情绪疗愈站” 场景(年轻客群体验设计)。

3. 河南・淘小胖(河南 / 苏州门店)—— 社区厨房跨区域样本

值得学习点:从河南起家,靠“社区厨房” 拓店:河南、苏州门店设 “妈妈厨房”,现炖老母鸡汤、手工水饺支持预订自提,复购率超 40%;跨区域拓展时快速适配(如苏州店调整口味),为 “社区化超市跨区域复制” 提供范本。

值得参观区:河南/ 苏州店 “妈妈厨房”(社区复购运营细节)、预订自提区(服务流程设计)。

西北/ 华中地区:烟火气热食与加工区创新

聚焦“现制热食引流” 与 “加工区提效”,既有靠热食赚毛利的样本,也有加工区转型核心的案例,适合学习 “现制业态盈利” 与 “加工区运营”。

1. 陕西西安・成山农场(曲江京东 MALL 店)—— 热食毛利样本

值得学习点:以“热吃出毛利” 为核心,加工区占比超 1/3,现炸丸子、现蒸面点日均卖数千份;通过 “产地直采 + 中央厨房协同”,损耗率压到 5% 以下,兼顾新鲜与成本;社区店设老年助餐专区(低价套餐 + 枸杞山药粥),绑定社区客群。

值得参观区:加工区明档操作(现制流程与效率管控)、老年助餐专区(社区客群服务设计)。

2. 湖北宜昌・雅斯超市(东山店)—— 加工区核心化样本

值得学习点:1500㎡加工区(主食 + 熟食 + 休闲美食)占营收 15%,现烙烧饼单日超千个;新门店侧重年轻化,休闲食品(小龙虾、捞汁海鲜)占比超 70%,抖音直播推 “冬季羊蝎子火锅”,线上订单占 25%,将加工区从 “配套” 变 “核心竞争力”。

值得参观区:加工区环岛设计(规模化现制流程)、线上直播带货区(加工品线上运营)。

3. 东北・哈尔滨哈尔信阳光农园超市 —— 农场 + 食堂样本

值得学习点:靠自有农场做“超市食堂 + 烘焙工坊”,12 元三荤一素盒饭(食材自供)与明厨亮灶拉动关联商品增长 10%;周末 “家庭烘焙 DIY”(59 元 / 次)带动烘焙原料销涨 25%,兼顾性价比与体验。

值得参观区:超市食堂(自有食材餐饮转化)、烘焙DIY 区(体验活动联动零售)。

核心可复制经验总结:三大成功逻辑

无论是区域标杆还是全国连锁,这些超市的成功均离不开以下可落地的核心逻辑,也是从业者参观时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1.供应链“贴地”:平衡标准化与在地化

全国连锁需搭建“中央供应链 + 区域微调” 体系(如盒马的全国标品 + 华东活鲜、淘小胖的社区厨房跨区域适配),降低成本同时避免 “一刀切”;

区域超市需深耕本地供应链(如成山农场的产地直采、哈尔信的自有农场),或挖掘非标准化特色商品(如郑兆丰的唐山小吃、伊藤的川味食材),打造独家竞争力。

2.场景“有用”:体验服务于真实需求

拒绝盲目加体验,而是精准匹配客群痛点:社区店聚焦“便民 + 烟火气”(超市发的便民厨房、邻明美的上门配送),高端店侧重 “价值感知”(ole' 的红酒品鉴、鲸选的微醺社交),老年客群需做适老设计(胖东来的放大镜标签、成山农场的助餐专区)。

3.服务“极致”:从 “卖商品” 到 “做连接”

服务不是成本而是流量入口:胖东来的无条件退换货、钱大妈的日清模式、永辉随州店的免费加工,本质是通过“解决用户痛点” 建立情感连接,最终转化为复购与口碑(如胖东来 “一座超市带火一座城”)。

若需针对性学习,可按“需求” 对应选择:学服务标杆看胖东来,做社区店看淘小胖 / 邻明美,做生鲜看钱大妈 / 永辉,做连锁看盒马 / 山姆,做创新看雅斯 / 鲸选未来店。唯有将 “标杆经验” 与自身区域的消费需求、资源禀赋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差异化突围,在零售迭代中站稳脚跟。

发布于 2025-10-03 00:28
收藏
1
上一篇:2025年政协江淮行,黄山,世界共享的自然瑰宝,彰显中国之美 下一篇:2024年中国超市行业年度盘点,TOP100榜单震撼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