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清曲丨鹿田书院听雨三首
(散人,20251001,义乌)

1. 鹿田怀古
松涛里书院静掩,
石阶上苔痕深浅。
想当年朱子辩理,谢翱听雨,
都付与断碑残简。
到如今,
只剩下:
一瓯茶烟,
半庭云卷。
2. 品举岩茶
穿松风,过云崖,
鹿田深处访茶家。
焙新芽,煮旧砂,
汤色清嘉。
哎,这滋味儿,
一半是儒香,
一半是仙家话。
3. 书院听雨
风满衫,云堆岫,
忽听得疏雨打松楸。
恍然间书声雨声相掺就,
是谢翱心上秋?
是朱子理中忧?
都滴作这茶釜涛声骤。
这组《散人清曲丨鹿田书院听雨三首》的题目很有意境,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怀。鹿田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之一,尤其与朱熹有关,听雨更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常能引发人们对历史、自然、人生的深思。
以下是根据这个题目创作的三首七言绝句,尝试捕捉鹿田书院听雨的不同心境和景象:
"第一首:"
> 书院深藏鹿苑幽,竹窗一雨洗尘埃。
> 墨痕未干帘初卷,檐滴声声落砚台。
"意境:" 描绘雨中书院的清幽景象。竹窗外的雨洗净了院中的尘埃,也仿佛洗净了人心。书桌上墨迹未干,雨帘刚刚卷起,屋檐的雨滴声清脆地打在砚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专注而又略带清寂的氛围。
"第二首:"
> 古木苍苍覆碧苔,雨丝斜织旧廊台。
> 泉声咽处书声起,应是先生讲道来。
"意境:" 聚焦于雨中书院的历史感和学术氛围。古老的树木覆盖着青苔,雨丝斜斜地编织在古老的廊台之上。泉水边传来低沉的“咽”声(或许是雨打石上,或水流声),与远处
散人清曲丨鹿田书院听雨三首
(散人,20251001,义乌)
1. 鹿田怀古
松涛里书院静掩,
石阶上苔痕深浅。
想当年朱子辩理,谢翱听雨,
都付与断碑残简。
到如今,
只剩下:
一瓯茶烟,
半庭云卷。
2. 品举岩茶
穿松风,过云崖,
鹿田深处访茶家。
焙新芽,煮旧砂,
汤色清嘉。
哎,这滋味儿,
一半是儒香,
一半是仙家话。
3. 书院听雨
风满衫,云堆岫,
忽听得疏雨打松楸。
恍然间书声雨声相掺就,
是谢翱心上秋?
是朱子理中忧?
都滴作这茶釜涛声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