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为何成为中国“最多”现象的摇篮?

贵州,为何成为中国“最多”现象的摇篮?"/

您说的“最多”是指什么方面呢?贵州是一个地理、文化和经济都很有特色的省份,不同方面可能有不同的“最多”:
1. "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 贵州是公认的“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截至近年,贵州拥有 "8" 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也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这包括梵净山、荔波喀斯特、赤水河谷、乌蒙大草原、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古冰斗、茂兰喀斯特森林、黄果树瀑布景区(作为喀斯特公园的一部分)等。如果按面积计算,贵州拥有的世界自然遗产面积也位居世界前列。
2. "喀斯特地貌景观最多、最典型?"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区域,地表崎岖,山峦起伏,溶洞、峰林、峰丛、石林、天生桥、瀑布等喀斯特景观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且规模宏大。可以说,贵州是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实验室,拥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典型的喀斯特景观。
3. "国家公园数量最多?" 贵州是中国"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的省份,拥有梵净山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贵州片区)、黔中高原喀斯特国家公园(规划中/待批)、长江大峡谷(

相关内容: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在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版图上

有一个省份独占鳌头

那就是——

贵州

以拥有4个世界自然遗产的成绩

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

最多的省份

文明长河的星火遗珍

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让人感慨

贵州,是被时光厚待的热土!

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贵州的美丽与神奇。

荔波喀斯特

荔波喀斯特位于贵州东南部的荔波县,被认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荔波茂兰至今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2007年6月在联合国第31届遗产大会上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也被称“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峰丛景观与峰林景观呈有序排列,展示了相互地貌演化与递变;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在荔波浩瀚苍茫的喀斯特峰丛中,樟江蜿蜒穿过,两岸险峰夹峙,峭石突兀,张驰相济,尽现“百里画廊”。秀美的小七孔、雄奇的大七孔、幽深的水春河峡谷、迷人的樟江风光带四个部分组合成闻名遐迩的荔波樟江国家风景名胜区。景区集山、水、林、洞、湖、瀑、急流、险滩于一体,汇奇、幽、峻、秀、古、野、雄、险、美于一身,48处景源构成了一幅充满原始野趣、古朴纯真的山水画卷。

赤水丹霞

赤水丹霞旅游区位于赤水市复兴镇,是我国丹霞地貌面积最大,出露最齐,特色最典型的景区。景区以“丹霞绝壁、天下奇观”的大白岩和“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五柱峰为主体景观,由小金驿沟、世外桃源、太阳谷、犁辕沟、豹子沟等五大景段构成,面积20平方公里,集新、奇、险、秀、幽、野六大特色为一体。

有“世界丹霞之冠”之称的佛光岩呈弧形,弧长1000余米、高300余米,早在侏罗纪、白垩纪时代就已形成,像是恐龙灭绝前夕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一部红色无字天书,摊开在半天云海中。佛光岩中间有一条高200余米,宽40余米的柱状大瀑布,犹如赤云中飞身而下的小白龙,飘逸俊洒。

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赤水丹霞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施秉云台山

云台山景区位于黔东南州施秉县北部,因“山四面削成,独立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这里是是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原始的自然生态、独特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奇观、奇异的气候天象,主要景点有笔架山、野牛洞、五指峰、印斗阁等。

2014年,施秉云台山以其独特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以及在世界自然遗产中的独特性、典型性、唯一性和“超乎寻常的自然美和科研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贵州省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

铜仁梵净山

梵净山深藏于中国西南腹地,贵州铜仁地区的东北部,面积达到567平方公里,是绵延千里巍巍武陵山脉的最高峰,它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已经傲然矗立了超过十亿年。

梵净山有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7%。同时,还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有7900多种野生动植物栖息于此,是黔金丝猴和冷杉在地球上唯一的栖息地,被誉为“生物资源基因库”。2018年,梵净山被列为中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贵州的世界自然遗产

是万千生灵世代守护的生态宝库

随着更多遗产被发掘和保护

这片土地将继续

向世界讲述它的多彩故事

世界旅游日

来原生态贵州

见证中国山水之极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10-02 21:57
收藏
1
上一篇:贵州,为何被誉为“平”的宝地?揭秘其独特魅力 下一篇:贵州,深藏千年的文化瑰宝,一个值得挖掘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