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的河北风情,大名古韵浅说

地名里的河北风情,大名古韵浅说"/

我们来聊聊大名,这个位于河北邯郸的地名。
大名,作为地名,通常指"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它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信息。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浅说”一下大名:
"1. 地理位置与区域概念"
"位置:" 大名县位于河北省的南部,邯郸市的东南部。它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带,是一个传统的中原地区的一部分。 "河北·浅说:" 在理解大名时,首先要将其置于“河北”这个大背景下。河北,古称燕赵,地处华北平原。大名作为河北的一部分,其地理特征(华北平原的冲积平原)和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也具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它紧邻河南省,这种地理上的邻近性,使得它的历史和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节点。
"2. 历史悠久,曾为“国”"
"古称:" 大名历史悠久,其地名的演变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在古代,这里曾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如"沙丘"(著名的沙丘之谋发生地)、"元城"(三国时期曹魏曾短暂将都城从许昌迁回此处,不久后又迁回许昌,后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元城地位下降)、"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大名县名称中“大名”一词,源于春秋时期占卜测解出来的吉词,有兴旺强大之意。

大名县春秋属卫,战国属魏,秦属东郡,汉属魏郡,三国时期属阳平郡,南北朝时期,大名境内置贵乡郡、贵乡县。北周时设立魏州。隋代改魏州为武阳郡,唐初改武阳郡为魏州。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博节度使田悦称魏王,僭改魏州为大名府,不久复改为魏州。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改当时的广晋府为大名府,改广晋县为大名县。北宋时为大名府,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升大名府为北京,成为都城东京的陪都。此时,大名府的政治地位达到顶峰。

金元明清时期,大名一直为路、府治所所在地。民国时期大名名称多次变动,1961年魏县从大名县分出复置,此后大名县建置延续至今。

历史上,大运河在大名造就了两座古城,北宋时期的大名府故城和明清古城。唐宋时期,大名曾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元代以后,大运河截弯取直,主航道改道至京杭大运河,大名的政治、商业地位,都再未达到北宋时期的高度。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发布于 2025-10-02 18:57
收藏
1
上一篇:运河今朝媒体行①|邯郸大名,探寻鼎鼎“大名”的古今辉煌 下一篇:「历史文化」探寻,大名赋里的古韵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