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群众观念,坚定不移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

树牢群众观念,坚定不移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

“树牢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重要思想原则。它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树牢群众观念"
“树牢群众观念”是指要在思想深处牢固地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核心要义:" "人民至上:"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尊重群众:"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依靠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
"具体要求:" "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第一手资料。 "倾听民声:" 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难题。 "关心民生:" 心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能不能深入基层、走进官兵,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是衡量一名政治干部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尺。

树牢正确群众观,首先要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毛泽东同志曾讲:“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始终与官兵坐在一条板凳上想问题,抓工作才会重心往下沉,作决策才会为官兵着想。

坚持说服但不压服、严肃但不严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做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1930年5月,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在寻乌召开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明确提出革命军队管理教育的七条原则,其中“说服教育重于惩罚”“宣传鼓动重于指派命令”,无不体现了政治工作激励人、鼓舞人的初衷本真。实践证明,搞脱纲离谱的土政策、强压硬推的官僚做派,政治干部的形象威信就会严重受损;坚持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做工作,政治干部就能走进内心、赢得兵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把官兵的“小事”当成心头“大事”,是政治干部应有的思想觉悟和工作作风。长征期间,一些政治干部看到战士们草鞋备得很少,有的甚至打赤脚行军,便立即研究提出解决草鞋问题的3条办法,并在《红星》报上刊发,号召“政治机关必须从各方面来保证这些办法的实现,做到没有一个打赤脚的”。践行群众路线,要把基层所需、官兵所盼作为工作指向和精力投向,千方百计化解烦心事、帮解挠心事、消解忧心事。

当前,军队人员成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广大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多元,信息网络时代部队内部关系也出现许多新特点,践行群众路线是政治干部必须考好的必答题。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决不能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要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严格按纲抓建、依法治理,做到管在理上、严在格内。要倾心服务基层,积极回应官兵关切,设身处地排忧解难,凝聚起同心奋斗强军的磅礴力量。

本报评论员

发布于 2025-10-02 18:13
收藏
1
上一篇:文博公开课,探寻中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萌芽之地 下一篇:人生如养花,花开花落,笑对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