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在手,筑牢官兵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一“包”在手,筑牢官兵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这句话非常精炼,富有意义,适合用作安全宣传标语或口号。它巧妙地利用了“包”字的双关意义:
1. "字面意思":指一包东西,可以理解为安全手册、安全知识资料、防护用品包,或者是象征着一种责任和关怀。 2. "引申意思":“把手”可以理解为掌握、握紧、依靠,也可以理解为团队、集体。
"这句话的寓意是:"
通过掌握(或依靠)这一“包”(安全知识、防护措施、组织关怀等),帮助官兵们牢牢巩固自己的安全防线,预防事故和风险。
"优点:"
"简洁有力":语言精练,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形象生动":“包在手”这个动作感强,形象地表达了掌握和依靠。 "寓意深刻":利用了“包”的双关意义,增加了表达的层次感。 "针对性强":直接面向官兵群体,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可以使用的场景:"
安全教育活动的标题或主题。 安全宣传栏、横幅上的标语。 安全手册或资料封面的题字。 安全工作的口号。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安全宣传口号,能够有效地传达“掌握安全知识/措施,巩固安全防线”的核心信息。

相关内容: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

近期,武警兵团总队执勤某部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拥抱美好军营生活”为主题,为官兵“量身”打造了一套防护“技能包”,引导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专题辅导解疑惑

“以《碟中谍》《第四公民》为代表的‘黑科技’电影,因其紧张刺激的剧情深受网友喜爱,但在电影背后折射的却是网络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某中队指导员以“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时,这样说道。

网络安全是指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在课堂互动中,士官骆鑫杰发言:“以前总感觉网络安全离我们很遥远,事实上却和我们息息相关,军人更应严守《网络安全法》和部队的规章制度,杜绝失泄密问题的发生。”

案例剖析求实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一名叫绯力的炮兵排长,他几乎每天都会寄信给远在国内的妻子,然而他妻子的好友却是一个德国间谍,她从来信的邮戳上准确得知法军炮兵阵地所在地,从而使得德军可以精确地打击法军炮兵阵地……”,课堂上,授课人以“邮票泄密”的故事为切入点,为官兵阐述日常上网、用网常见的安全风险。

“当前网络窃密、邮件‘钓鱼’、网赌网贷等花样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身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网络安全的有关知识,才能做到绿色上网、安全用网”,某中队战士陈波说道。

创新载体浓氛围

“请听题!军队人员使用微信‘十不准’第三条的内容是什么?开始抢答!”一场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课余时间组织官兵观看网络安全宣传视频,发放《网络安全法》手册,制作橱窗展板,向官兵推送学习资源,大力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引导官兵认清网络安全形势,将文明依法上网、安全用网的观念根植于脑海。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丰富了官兵法规知识,增强了忧患意识,为遂行各项任务、主动担当作为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某大队李教导员说道。

思想共鸣利于行

“手机使用要注意,QQ微信别涉密,网上交友莫轻信,安全底线要牢记……”,随着网络安全学习活动不断深入,这段官兵自创的顺口溜不禁走红军营。自觉清理删除军装照、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等,已成为官兵们使用手机的日常习惯。

某中队排长说道:“‘网上有陷阱,上网需谨慎’的道理已深入人心,战友之间及时提醒、互相督促落实安全管理规定的良好习惯已经形成,守好用网底线的意识得到增强。”

网络安全,人人有责!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网络安全更是军人职责使命的应有之义,打造网络安全的铜墙铁壁,这套防护“技能包”,你get到了吗?

作 者|付 责、周 昊

摄 影|魏智杰、吴亚龙

End

尊重原创信息,转载请注明出处

1.想拨开思想的迷雾?这样的谈心来得及时

2.“烦心事”解决了,练兵备战无心事

3.从军路上有困难,“三互”小组来帮你

4.升级新“装备”,我们的生活更加异彩纷呈

5.有了这部“暖冬宝典”,再也不用担心寒风凛冽啦!

总 编:杨志强

主 编:邓晓军 段 亮

值班编辑:石帅印

投稿邮箱:1570014175@qq.com

发布于 2025-10-02 02:58
收藏
1
上一篇:人民网评,“一省包一市”战略彰显同舟共济合作优势 下一篇:“一省包一市”战略同舟共济,区域协同优势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