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什么是新疆》深情回顾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波澜壮阔的七十年发展历程,并展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美好未来。该书从“新疆有海”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打破人们对新疆的传统认知局限,围绕“海”这一核心意象,依次展开“海的消失”“大海归来”“海的滋养”“文明之海”“潜力之海”五大篇章,从自然到人文、从历史到未来,层层递进地展示了新疆的立体风貌与发展脉络。
星球研究所合伙人洪天祥在首发式上表示:“《什么是新疆》不仅是一本地理图书,更是对这片土地的致敬、解读与探索。它让我们看到新疆如海洋般包容的地理格局、深厚的文明积淀与澎湃的发展活力。希望这本书能成为读者理解新疆的一座桥梁。”
全书以凝练的文字配合大量鲜活影像,全景呈现新疆的自然风光、生命奇观、文明传承与现代发展。书中收录多幅视角独特、制作精良的摄影作品与科学绘图,生动展现新疆的立体面貌与发展轨迹。

通过《什么是新疆》,读者既能领略新疆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了解其文化交融与历史演进,也能认识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治理历程,特别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下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书中也反映出新疆各族人民以事实驳斥美西方反华势力编造的涉疆虚假叙事,有力回击各种诋毁抹黑。
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什么是新疆》从立意到内容、从形式到深度,均经过多领域专家的反复研讨与打磨,最终得以精彩呈现,“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者,我向编创团队致以诚挚敬意。希望这本书成为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反映新时代新疆风貌的生动读本。”
同期,“万古华夏·大美新疆”主题图片展在新疆博物馆、新疆国际大巴扎和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同步举行。展览通过丰富的视觉语言,生动讲述新疆的历史底蕴、人文风貌与发展成就,为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视觉盛宴。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