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千岁宴”,121岁祖孙同庆,携众长寿老人共话重阳佳节

成都“千岁宴”,121岁祖孙同庆,携众长寿老人共话重阳佳节"/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充满了成都的地方特色和敬老文化。这个标题可以解读为:
"事件核心:" 成都举办了一场名为“千岁宴”的盛大宴会。 "主角:" 一位121岁的祖辈(“祖祖”)和众多长寿老人。 "背景/契机:" 时值中国传统敬老节日——重阳节。 "活动内容:" 举办宴会,让长寿老人欢聚一堂,交流庆祝。
"这个标题的亮点:"
1. "“千岁宴”":名字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暗示了宴会的隆重、长寿的主题,甚至可能带有一些传奇色彩。 2. "121岁祖祖":这是最核心的“爆点”。一个121岁的人物,在现代社会极为罕见,极具新闻价值和传奇色彩,立刻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这个“祖祖”很可能代表了家族的根和长寿的象征。 3. "长寿老人":点明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不仅仅是121岁那位,还有其他的长者,共同营造了尊老、敬老的氛围。 4. "话重阳":明确了活动的时令背景和意义,将个人长寿与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敬老传统。
"可以想象的活动场景:"
在成都一个合适的场地,这位传奇的121岁老人(或许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陪伴)与众多精神矍铄的高龄老人一起,共庆重阳佳节。现场可能

相关内容:

中新网成都10月13日电 题:成都“千岁宴”:121岁祖祖携长寿老人话重阳

中新网记者 贺劭清

“我现在觉得自己岁数不大了,他们才是真的高寿。”13日上午,和身旁106岁老人唠完家常后,刚满百岁的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村民巨全安面对子女的长寿祝福笑着摇手。巨全安不远处,121岁的朱郑氏在上百位子孙的簇拥下拍下了一张全家福,百岁老人喻泽琴与孙女用手机镜头记录了这一温馨场景。

121岁的朱郑氏与百岁老人喻泽琴话家常。 张浪 摄

重阳佳节前夕,一场特殊的“千岁宴”在成都双流区举行。参加此次聚会的长寿老人中有9位年过百岁,最“年轻”的老人是朱郑氏大女儿,但她今年也有87岁。

虽是为庆祝重阳举行的餐聚,但对这些长寿老人而言,相比今日菜品,大家更关心“长寿密码”,“您多少岁了”成为大部分老人第一次相见的问候语。“现在生活好得很,年轻人做啥我们老辈子吃啥,不讲究。”105岁的周会君双耳已不大能听清,但热心肠的她仍不停让儿孙帮她向老人们问好。

为了参加此次聚会,喻泽琴特意换上了节假日才会穿的红色唐装。“每年重阳节前我们都会给奶奶庆祝,去年奶奶和六七位同龄老人吃火锅,前年我带她去了游乐园。”喻泽琴的孙女蔡昀恩说,当前不少年轻人没有节日甚至会“造节”来聚会,而老年人的专属节日不多,年轻人应多关注身边的老年人,像重视自己的节日那样给他们过节。

朱郑氏享用“千岁宴”美食。 张浪 摄

老人们“比寿”话家常之时,不远处的农家小院厨房正忙得热火朝天。“为了给祖祖庆重阳,今天早上6时我就来帮忙了。”朱郑氏第四代孙唐世全揭开蒸笼,在冒着热气的粉蒸肉上撒了一大把翠嫩的香菜。他说,今天一共有炖肘子、糖烧白等16个地道四川农家菜,考虑到食客多为老年人,“大家把菜煮得耙得很”。

正午时分,长寿老人们在儿孙的搀扶下入桌,“千岁宴”正式开席。“你们拈来吃嘛,不要讲礼。”作为年龄最长者,朱郑氏招呼完大家后,先为身边的老人夹了一块肉丸,才开始享用起自己碗中的糖烧白。

121岁的朱郑氏与喻泽琴话家常。 张浪 摄

生于1900年农历八月初二的朱郑氏,是目前成都已知的最长寿老人,被大家亲切称为“成都最牛‘00后’”。“祖祖没出过远门,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所居住的成都市区,所以她最喜欢听晚辈们讲外面的故事。”重孙女郭秀娟介绍,每年重阳节临近,子孙们都会来村里给朱郑氏过节,今天来了一百多位,摆了十桌。

“千岁宴”临近尾声时,已有不少老人要求儿孙搀扶他们在小院散步。还未尽兴的朱郑氏拿着一杯热豆奶与喻泽琴碰杯,并在这位百岁“小妹”的耳旁大声笑道:“高兴,每年庆重阳都高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于 2025-10-01 23:43
收藏
1
上一篇:音乐集市狂欢夜,露营半马苏河公园,夜色半马,乐享无限 下一篇:原创首发,揭秘祖宗十八代的称呼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