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猗县北景乡,特色农业创新驱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山西临猗县北景乡,特色农业创新驱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这是一篇关于山西临猗县北景乡特色农业引领乡村振兴的报道框架或内容要点,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标题:特色农业赋能新篇章:山西临猗县北景乡乡村振兴掠影"
"导语:" 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北景乡正以其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生动诠释着“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地位。该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仅提升了农民收入,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正文:"
"一、 把握特色,精准定位:北景乡的特色农业之路"
"资源禀赋与市场导向:" 北景乡地处黄河金三角区域,光照充足,土壤条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乡党委、政府深入调研分析市场趋势和自身优势,明确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方向。是重点发展苹果、桃等经济林果,还是拓展设施农业、特色种植?或是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农业?经过科学论证,北景乡选择了["此处可具体填充北景乡主推的特色产业,例如:以苹果、桃为主导的精品果业,并辅以设施蔬菜或特色杂粮"]作为突破口。 "政策扶持与规划引领:" 县级层面给予北景乡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乡里也制定了详细的农业发展规划,绘制了产业发展蓝图,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本报记者 高增玉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北景乡下辖29个行政村6.2万人,总面积176.32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是临猗县第一人口和地域大乡。近年来,北景乡立足乡情实际,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业、养殖业及加工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注重发展“特”“优”水果产业。北景乡10万亩苹果主要是嘎啦和富士品种,每年拉枝、套袋等活工序多、费人力、投入大、效益不高。近年来,该乡紧紧依托苹果综合实验站,培植新品种、集成新技术、运用新模式,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县率先建成抗重茬、双脱毒、免套袋、少拉枝、宜机化、早丰产的千亩“三新”苹果示范园,栽植大卫嘎啦、绯脆、秋映等矮化、密植优良品种,机械化操作、精准施水肥、省工又省力,逐步实现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丰产,果农受益大提高,积极栽植“三新”果树。此外,该乡还因村制宜发展多种特色果,避免果品“同质化”,现已发展31000余亩鲜桃、13000余亩酥梨、6000余亩甜柿子、3500余亩葡萄、2400余亩甜杏等特色果品,蹚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注重发展规模养殖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丰淋牧业”的资金、技术等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辐射带动全乡养殖户471个,年出栏育肥猪40余万头,占全县的三分之二。同时,积极推动丰淋牧业与山西农大、运城农学院、省农业厅生态站、农业农村部畜禽粪污资源利用处等单位密切合作,大胆探索,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既解决了农家肥短缺的问题,又省时省工、利于环保,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丰淋模式”在全国推广。充分发挥“康众蛋鸡养殖”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养鸡户95家,年产鸡蛋10800余吨,占全县60%以上。

注重延伸果品产业链条。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培育了苹果加工、果品包装、贮藏营销型企业89家,每年加工转化苹果15万多吨,年产果汁1万多吨,果丁(圈)、果脆4000余吨,大大提升了果品价值。

注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利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积极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北里村流转土地种植玉米、小麦等,去年村集体收益30余万元;峰仙村“三新果园”项目已开始收益,去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1万元。去年,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50余万元。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布于 2025-10-01 20:58
收藏
1
上一篇:乡字笔画虽少,书写却颇具挑战 下一篇: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谱华章——扎根“西陲第一乡”,护边使命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