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地铁安检口,前面那位姑娘的帆布托特被咖啡泼了个透,她直接把包往地上一扔,踩两脚,拎起来继续走。

我当时就想,这才叫真·长期主义。

不是买贵,是买对。

我去年淘汰掉的四个包,全是当初被“限量”“联名”冲昏头,背了不到十次就角落吃灰。

留下来的那只棕色油蜡皮水桶,陪我从北京挤地铁到广州淋暴雨,边角磨得发亮,反而越看越顺眼。

先说材质。

牛皮、油蜡皮、马鞍皮,刮了脏了拿湿布一擦,第二天继续装电脑。

帆布和尼龙更野,直接扔洗衣机,甩干就能背。

漆皮、羊皮、麂皮?

好看三分钟,伺候一辈子。
我闺蜜那只小羊皮包,指甲一划就是道疤,现在当首饰盒用。
颜色别作妖。
黑、白、驼、棕,衣柜里随便拽件T恤都能配。
我试过荧光绿腋下包,穿十次有八次像要去蹦迪,最后挂在闲鱼半年才出手。
通勤包要能装下13寸电脑和一把折叠伞,肩带得宽,不然肩膀三天就废。
宝妈的包得有暗袋放湿巾,拉链顺滑到单手能开。
小包党别被迷你尺寸骗,至少得塞得下手机钥匙口红,链条得能调,不然斜挎勒胸,手提勒手。
品牌?
意大利手工坊是好,但国内独立设计师也有惊喜。
我去年买的国产托特,走线整齐,五金沉甸甸,内衬是厚棉布,用了两年没开线。
快时尚和网红爆款?
三个月就掉皮,撞包撞得尴尬。
下单前灵魂三问:我天天背的场合它能扛吗?
衣柜里七成衣服能搭它吗?
三年后它还扛造吗?
答完这三个问题,购物车能清空一半。
包不是战利品,是战友。
它得经得起你迟到狂奔、暴雨突袭、咖啡翻车的每一天。
买对了,十年后你拎着它去买菜,照样有人问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