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吃饭新解——不仅仅是消费粮食,美食盛宴尽在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

今日学习,吃饭新解——不仅仅是消费粮食,美食盛宴尽在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

今天的学习很有启发!确实,我们常说的“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获取能量,它更是一场关乎味蕾、文化和生活的体验。
这句话点出了几个重要的层面:
1. "食材的多样性:" 它强调了“吃饭”的丰富性。我们吃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粮食,而是包含了动物性(肉、蛋、奶)和植物性(果、菜、鱼、菌、菇、笋等)的广阔世界。每一种食材都有其独特的风味、营养和烹饪方式。 2. "美食的视角:" 将这些食材称为“美食”,提升了我们对日常饮食的认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欣赏、品味的角度去看待食物,而不仅仅是将其视为生存必需品。肉蛋奶的醇厚、果菜的清新、鱼菌笋的鲜美,都是构成美食的重要元素。 3. "生活品质的提升:"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丰富、更健康、更有品质地生活。我们会更愿意去选择新鲜、多样的食材,尝试不同的烹饪方法,享受食物带来的愉悦。
所以,真正的“吃饭”,应该是用心去感受每一种食材的美味,享受食物带来的滋养和快乐,也是对自然馈赠的一种感恩和尊重。这不仅仅关乎“吃什么”,更关乎“怎么吃”以及“为何吃”。

相关内容: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耕地以外,我国还有四十多亿亩林地、近四十亿亩草地和大量的江河湖海等资源。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12月23日),《求是》 杂志2023年第6期,《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3月第1版

编辑:程明

监审:郭平稳、徐锋

发布于 2025-09-30 05:13
收藏
1
上一篇:正视与缩小差距,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篇章 下一篇:餐馆人气王!厨师长揭秘,这5道菜预制菜,自己却很少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