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之旅,是9个人的毕业旅行。阳光闯进车窗,外面的温度不知几何,我们从武汉出发,坐着硬座车,在这个青春末尾时刻,留下一点色彩。到达桂林火车站,前往酒店。人多就是壮观,浩浩荡荡,自成风景。本就是舍友,2个人一床,住在一起自然默契。收拾妥当后,也不闲聊,轻易就入眠了,第一夜无话。因为时间久远,而且旅程都是团队小能手包办,我们只负责玩得开心。所以好多价格、站点啊,都!忘!了!————不承认变老的分割线————来桂林第一件事,就是
游漓江,看象鼻山。登上游船,风迎面吹来,在水汽和草香的包围里,惬意极了。漓江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觅食的小鱼。漓江的浪很平,平得好像一块绿色的冰,只闻桨声,不见波澜。阔大的水面,古朴的竹楼,江上人逐浪,风景旧曾谙。小时候学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课文,终于看到象鼻山了。好激动,难免做一回俗人,让摄影师拍了集体照,一张10块钱,人手一张。我想,这一刻闪光,我们每个人将永远铭记。

从船上下来,饥肠辘辘,该吃午饭了。满大街的桂林米粉大肠味儿,
心里只有四个字,不了,谢谢。所以在桂林的五天四夜,愣是没吃过一次桂林米粉。以前不懂事啊,现在见到米粉,两眼放光。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吃米粉,这是个问题。下午去了号称是
“桂林第一山”的
尧山。阳光强烈,一行人蔫得像是霜打的茄子。上了缆车就不一样了,俯瞰而下,山峰隐藏在云雾里,近的,山势险峻,远的,绵延不绝。层峦叠嶂,宛如打翻的渐变色油彩,在这方南方的土地上,铺展而开。

山顶上是一个公园,有庭园,有戏台。大概因为不是旅游旺季,人流倒不拥挤。大家都是相似的年纪,拍了很多照片,一路欢声笑语。下午有的人去了附近的溶洞,有的就前往热闹的步行街。不记得都吃了什么,烤串、臭豆腐、蜜饯,诸如此类。第一天是在桂林市区游玩,后面乘坐大巴去了
阳朔。插播一个简介:阳朔是桂林市的一个县。
桂林市区<象鼻山>在漓江上游,阳朔<20元人民币背面景观>在漓江下游,两个地方不一样,距离有点远,建议分开游玩。

到了阳朔,许是山更多了,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喀斯特地貌的瑰丽。房子基本就建在山脚下,少了高楼大厦,多了几分静谧。我们去了提前找好的酒店,换上整齐划一的裙装,五颜六色,好不“中二”。这套裙子还保留在衣柜的最深处,没穿过第二次……上午,我们先去了
阳朔大榕树。传说这棵树已经有千年树龄,树高17米,直径7米多。据网上了解,
1962年拍摄电影《刘三姐》时,曾在这里取景。即使曾经在树下互定终身的人已经老去,大榕树依然枝繁叶茂。在底下蔽日,浑然不觉时间流逝。

不堪行程匆忙,我们又踏上了另一段旅途。坐上木舟,从聚龙潭地下河口飘然而进,天地就变了一番颜色。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五彩斑斓的黑,让人晕眩。
聚龙潭全长约1千米,游览时间约1小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搭配着千篇一律的灯光,看到后面,也就兴味索然了。从溶洞出来,吃过午饭,继续游江。在阳朔游漓江,更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形状各异的山峰比比皆是,随便哪一处,都是好的取景地。早在登船之初,导游就跟我们说,这一趟会碰到20元钱的背面景观,也就是阳朔兴坪的元宝山,不免充满期待。随着游船前进,传说中的风景映入眼帘。拿着20元对照,很奇妙的感觉。整个下午都是漓江之行。我们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景致,更重要的是,还有身边的人。往后少有机会见面,便更珍惜此次的同行。在阳朔西街吃的晚饭,必须点一下
啤酒鱼。走两步就能遇到一家。大家抱着很高的期待,吃了反而有点失望。没什么特别的,许是不合口味。

这样一天下来,到了晚上,白天的精神化作晚上的困累,一沾枕头,马上就睡着了。第二天,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去漂流。
龙颈河漂流,号称是真正的皮筏艇漂流,从山上沿着水流顺流而下,全程落差300米,最高一处落差5米,十分的惊险。漂流分两种,勇士漂和猛士漂,惊险程度:勇士漂<猛士漂,我们乖乖地选择了勇士漂。大家穿好救生衣,坐在筏子里,慢慢地从船坞里漂出来,那时候还蛮平静的。然而,too young too simple,接下来的巨大落差却是大家无法想象的。

从高空直落,尖叫证明我们还存在。皮筏东倒西歪,脸上身上都是冰凉的河水。没有时间给我们欣赏对方的窘境,因为惊险无处不在。等到了终点,有劫后余生的感觉。看似没玩多少,很快地,我们就要回去了。在桂林的最后一个晚上,空气灌满了漓江的风。月光窈窕,星眸悄切,山谷间的小镇已然入眠,九州之南,山如天涯,我们曾来过,我们将离去。五天四夜的桂林之旅,到此结束。写下这些文字,对某个道理更为认可:时间会冲刷你的记忆, 直到只能记得一些画面和细枝末节。所以,趁着年少,赶紧去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