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九十余载守望,瑞金机场首航起飞——现场直击首航日盛况

特写,九十余载守望,瑞金机场首航起飞——现场直击首航日盛况"/

以下是一篇关于瑞金机场首航日现场直击的特写报道:
"特写:九十余载守望,今朝起飞——瑞金机场首航日现场直击"
"瑞金,江西赣州,2023年X月X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也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时刻。上午X时X分,随着一声轰鸣,瑞金机场首架航班——"[航空公司名称]"执行的"[出发城市]"至"[到达城市]"航班(航班号:"[航班号]")顺利起航,标志着瑞金机场正式通航,结束了革命摇篮瑞金没有民航机场的历史,开启了瑞金交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经过长达九十余载的守望,瑞金人民的航空梦想终于实现!
清晨的瑞金,阳光明媚,微风和煦。瑞金机场T1航站楼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前来观看首航仪式的领导、嘉宾、机场工作人员、媒体记者以及众多瑞金市民早早地来到了现场,脸上洋溢着激动和期待的笑容。
"上午X时X分,首航仪式正式开始。"瑞金市委副书记、市长"[市长姓名]"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瑞金机场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与瑞金机场建设的全体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首航航班机组人员和所有旅客表示热烈的

相关内容: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南昌9月28日电 题:九十余载守望,今朝起飞——瑞金机场首航日现场直击

新华社记者刘佳敏

晨光微露,“共和国摇篮”瑞金的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期待。9月28日,赣州瑞金机场正式通航运营,这片红色热土从此架起了连接全国的“空中桥梁”,赣南革命老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迎来历史性突破。

9月28日,CA8697航班飞抵赣州瑞金机场。 新华社发(杨鑫 摄)

机场外,早已围满了自发前来的周边村民。叶坪镇禾仓村的邓福英天未亮就出发,早早占了个好位置,她的儿子常年在北京务工,“以前去看儿子要坐十几个小时火车,现在听说只要两个小时就能到,我一定要亲眼见证这第一架飞机起飞。”

首航当日,北京大兴至瑞金、上海浦东至瑞金两条航线同步开通,分别由中国国际航空和东方航空执飞。

值机柜台前,77岁的卢德松正在办理登机手续。作为家乡交通发展的见证者,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2005年赣龙铁路第一列火车、2015年第一趟动车开通,我都坐了首趟车。”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拿出珍藏的车票凭证,“这次听说机场通航,我13号晚上就在手机上买了三张票,要带着家人去北京看看。”

“来了!来了!”上午10时3分,当从北京飞来的CA8697航班出现在天际线时,观礼区爆发出一阵欢呼。

9月28日,由中国国际航空执飞的北京大兴至瑞金航班飞抵瑞金机场后通过“水门”。 新华社发(杨鑫 摄)

飞机缓缓滑行通过“水门”,两道水柱交织成拱形,水雾在阳光下闪烁。这是航空界的最高礼仪,为这片红土地九十多年来的航空梦洗尘。机场正式通航,将为赣南闽西革命老区680万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停机坪上,瑞金机场分公司副总经理高青带领地勤人员列队等候。他整理了一下衣领,目光紧盯着缓缓停稳的飞机舷梯。虽然开航前夜与170多名保障人员几乎未眠,反复检查每个系统,但此刻他的脸上不见倦意,只有满满的期待。“这一刻,我们等待了太久。”他轻声说道,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舱门,“我们必须万无一失,这是对历史最好的交代。”

9月28日,由中国国际航空执飞的北京大兴至瑞金航班抵达瑞金后,乘客走出机舱。 新华社发(杨鑫 摄)

历史,是这片土地最厚重的底色。1932年,红军在福建漳州意外缴获一架飞机,命名为“马克思”号。时任红军东路军政委的聂荣臻提出:“要把飞机开到瑞金去!”

消息传回瑞金,苏区瑞金九个区、三千多名群众积极响应,满怀希望地在沙子岗奋战六昼夜,用最原始的工具平整出一个简易机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飞机降落。然而,由于战时条件所限,飞行的梦想最终未能在这片红土地上真正扎根。

9月18日拍摄的赣州瑞金机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刘黎明 摄)

此刻,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随着舷梯车缓缓靠拢,从北京搭乘首航班机返乡的郑中华快步走出舱门。这位76岁的老人难掩内心的激动,眼眶微微发红,“我们的父辈是靠着两条腿走出来的,用血肉走出了一条红色长征路,如今我们用飞机飞回来了”。她深深呼吸着故乡的空气,声音里满是欣喜。

上午11时18分,前往北京的CA8698航班准时起飞。银白色的机身在蓝天映衬下格外醒目,很快化作一个光点,消失在天际。跑道上,地勤车辆开始有序移动,为下一趟航班做着准备。

9月18日拍摄的赣州瑞金机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刘黎明 摄)

九十余载的飞天梦,在这一刻终于化作了触手可及的航迹。

发布于 2025-09-29 22:28
收藏
1
上一篇:从开端至不眠日,探寻爱情与时间交织的疗愈迷思 下一篇:符拉迪沃斯托克盛大启幕,老虎日主题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