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冬奥冷门,为何这个“躺赢”项目让运动员避之不及?

揭秘冬奥冷门,为何这个“躺赢”项目让运动员避之不及?"/

这个“躺赢”的项目,通常指的是冬季两项(Biathlon)中的某个环节,尤其是"滑雪"部分。
听起来像是“躺赢”,但实际上,对于运动员来说,这绝非易事,甚至可以说是“谈之色变”的难点所在。
原因如下:
1. "速度与耐力的极致考验":冬季两项的滑雪部分并非简单的竞速。运动员需要在完成射击任务后,以最快的速度滑完全程。这不仅要求极高的瞬时爆发力和冲刺能力,更需要超乎常人的长距离耐力。每一次射击后的起跳、瞄准、射击动作都会消耗大量体力,打乱原有的呼吸和节奏,使得滑雪变得异常艰难。
2. "“枪声”的惩罚":在滑雪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因为动作不规范、未按规定路线或超时完成射击,会被判罚增加时间(罚时)。这意味着原本领先或保持在中游的运动员,可能因为一次或几次“枪声”而被远远甩在后面。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接近终点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3. "心理压力巨大":滑雪速度很快,运动员需要在高速滑行中精准完成射击,这对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分心、紧张都可能导致动作变形、失误,进而增加罚时。这种在高强度身体负荷和精神压力下的综合挑战,是很多运动员最害怕面对的部分之一。
4. "装备与技巧

相关内容:

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 你不知道的冬奥事:这个“躺赢”的项目,为什么运动员谈之色变?

新华社记者伍鲲鹏

在北京冬奥会上有这样一个“驾驶类”项目:它不仅全程下坡,还没有方向盘,运动员只需“躺着”就能赢得金牌,甚至还可以两个人一起躺。然而,这个项目却让很多运动员谈之色变,它就是雪橇。

冬奥会上的雪橇比赛为无舵雪橇,早在1480年就已经出现在挪威,1883年瑞士达沃斯举行了世界第一次无舵雪橇比赛。从1889年德国成立无舵雪橇俱乐部开始,这项运动迅速在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地兴起。国际雪橇联合会的正式成立,让这项运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在1964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雪橇又被称为冰上“F1”,滑行时速可达到130公里/小时以上,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危险系数极高、专业性最强的项目之一。比赛开始后,运动员需坐在由2个橇刃固体、2个橇刃、座板和2个连桥组成的雪橇上,在两臂用力向后推撑起跑后,迅速躺在雪橇上开始滑行,并力求以最短的时间过弯,保持住速度和下滑的平稳势头,尽全力冲过终点。

雪橇之所以被称为最危险的项目,不仅在于它滑行速度奇快,更在于它最“放飞自我”的驾驶方式。运动员们驾驶的雪橇不仅前部没有舵板,后部也没有制动闸,整个滑行过程只能靠运动员单手拉住雪橇皮带,并利用身体姿势的改变来操纵雪橇。其间要经过左右弯、急转弯、S形弯和迷宫式弯道等11到18个弯道,赛坡落差达100到150米,可谓真正勇敢者的游戏。

最初的雪橇比赛是在普通冰面上进行的,运动员在驾驶过程中经常滑出赛道。为降低风险,如今雪橇赛道已被设计成U字形,两边的护墙高于50厘米,以保证运动员在躺着“开”雪橇的过程中不会偏离中心。尽管风险已有所降低,事故依旧多次出现。2016年2月6日,加拿大卡尔加里发生的一起雪橇事故就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格鲁吉亚雪橇手诺达尔·库马里塔什威利于一次训练中,在惠斯勒雪橇速滑中心的雪橇道上遭遇意外不幸身亡,让整个冬奥会染上了悲伤的颜色。

不过,事故的阴影并没有影响到运动员们在雪橇项目上追求更快的脚步。在项目发展历程中,他们总是尽一切可能提高速度,如戴着缝有钉子的手套增强摩擦以在起滑时更好发力等等。由于雪橇钢刀的温度也会影响到速度,过去还有人想方设法提升钢刀温度以进一步提速。为此,国际雪橇联合会曾对规则进行了一次修改,禁止使用加热装置,并在出发前对雪橇的温度进行检查。

由于雪橇的重量也会影响到速度,国际雪橇联合会对雪橇重量也有严格限制。单人橇的重量限制在20公斤,而双人橇的重量则不能超过22公斤,一旦超重就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女子雪橇在进行完首轮比赛后,日本选手安田文被检查出超重,最终被取消了比赛资格。

因为项目的危险性和专业性,雪橇比赛对竞赛场地的要求也极为严苛。目前全世界只有17座标准雪车雪橇场馆,分布在11个国家(地区),其中有10座位于欧洲,而坐落于延庆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则是我国第一座标准雪车雪橇场馆。这条被称为“雪游龙”的赛道,男子比赛线路长约1582米,女子的长约1475米,道宽最大值1.5米,赛道坡度落差达121米,并由16个角度不同、形态各异的弯道组成。

在“雪游龙”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雪橇比赛共设有男子单人雪橇、女子单人雪橇、双人雪橇和雪橇团体接力4个小项。单人项目比赛滑行4次,双人项目滑行2次,接力项目需要完成男子单人、女子单人和双人项目的比赛。接力比赛中,终点线上方设有接力弹板,运动员通过终点前需坐起拍击弹板,从而开启起点处的出发挡板。所有项目都按每次滑行总用时排出名次。

德国队是当今雪橇运动当之无愧的王者。娜塔莉·盖森伯格是索契和平昌冬奥会女子单人雪橇的“双料冠军”,菲利克斯·洛赫也曾在温哥华冬奥会、索契冬奥会上摘得男子单人雪橇金牌;而在双人雪橇方面,托比亚斯·文德尔与托比亚斯·阿尔特蝉联了索契和平昌冬奥会的冠军。他们都将参加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此外,拥有格雷舍尔兄弟的奥地利队,以及拥有克里斯特尔斯·阿帕尔约德的拉脱维亚队也将在延庆力争雪橇项目的金牌。

雪橇并非我国冬季运动的强项,但自2015年从零开始挑选跨项运动员组建海外集训队,到完成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中国雪橇队仅用了不过6年的时间,实力增长很快。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将派出男单选手范铎耀、女单选手王沛宣、双人组合黄叶波/彭俊越参赛,他们除了参加单项比赛之外,还将共同组队参加团体接力赛。尽管是首次参加冬奥会,谁又能肯定地说在这个0.001秒决定谁能“躺赢”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没有机会站上领奖台呢?

发布于 2025-09-29 12:28
收藏
1
上一篇:听!西南联大六位学人珍贵家书揭秘,尘封背后的感人故事 下一篇:“婚礼延期,幸福常在”——错过三度盛典的她深情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