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城,山城奇迹——重庆奉节,挂在山上的城市之旅

中国之城,山城奇迹——重庆奉节,挂在山上的城市之旅"/

我们来聊聊中国之城|重庆奉节:挂在山上的城市。
奉节,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地理的独特性。它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长江三峡的西端,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提到奉节,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那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白蛇传》中的“白帝城”——“山城重庆”的别称据说就源于此。但奉节,并不仅仅是“白帝城”的代名词,它更是一座真正“挂在山上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共同塑造了它的独特魅力。
"一、 地理奇观:山峦中的盆景"
奉节的“挂在山上”,并非夸张的修辞,而是对其地理环境的精准描述。整个奉节县境内,山峦起伏,峡谷纵横,长江蜿蜒穿行其间。奉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平原城市,而是散布在一系列相对独立、被山脉环抱的盆地或河谷中。
"长江的塑造:" 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是奉节的生命线。它不仅塑造了这里的山水格局,也承载了千年的文明与交流。乘船过江,两岸峭壁耸立,江水湍急,真正体验“山高水长”的壮丽。 "盆地的聚落:" 奉节县城及各个乡镇,多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新华社重庆4月3日电 题:重庆奉节:挂在山上的城市

新华社记者赵佳乐

远望重庆奉节,好像是有人将楼房、桥梁、道路从空中抛向峡江,密集处成了县城,零散处成了村庄。奉节贴合三峡起伏的山势而建,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0%,仿佛是一座“挂在山上的城市”。

很多楼房建在不可思议的地方。一些陡峭的山坡上,会突然耸起数十层的楼房。为了帮助人们爬坡,城里修建了数不清的梯坎。梯坎将山坡、楼房以及穿插其中的道路相连,令奉节拥有一种独特的立体感与层次感。

在步云街,这种感受尤为明显。步云街名为街道,实则是夹在两排建筑之间的长阶梯。白墙灰瓦的建筑,沿山势逐渐升高,恢弘而整齐。

记者数着阶数沿陡峭的阶梯攀登,约百个阶梯过后看到一条横向的平坦道路,以为已经走完,抬头却看到前方还有一望无际的阶梯。原来这里只是县城的“第二层”,整条步云街将县城分成四层。

走到中间,记者已经气喘吁吁,无力数数。但身边提着蔬菜的嬢嬢、担着脐橙的摊贩仍似“闲庭信步”——当地人早已习惯爬坡上坎,高差约百米的成百上千个梯坎,也不在话下。

游览奉节县城,可谓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仿佛进行一场登山探险。三峡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变幻莫测的地形为游客增添了不少趣味。

奉节散布着很多四通八达的小路,对外地人来说,探索这些小路仿佛是在“开盲盒”。这些路的尽头可能是几十米高的山坡,可能是荒地中建起的口袋公园,也可能是藏在楼宇间的特色小吃店。有时候,记者上一秒钟还在平地上行走,转眼就置身于一处十几层楼高的立交桥上。

奉节的建筑如此独特而醒目,与三峡库区迁建密不可分。“奉节依照不远离长江、不远离文化的原则敲定了新县城的地址。”亲历县城搬迁的奉节县水利局副局长郑夔介绍,受限于三峡库区地形地貌,修建新县城时不能大挖大填,奉节的建筑大都不破坏原有地形,依山就势而建。

“最终,奉节成为了一座‘挂在山上的城,浮在水上的城’。”郑夔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直至今日,奉节还在不断探索各种“脑洞大开”的城建解决方案,利用各种“魔幻”设施,完善县城软硬环境。

在奉节一处寻常街道,记者转过一个路口,突然遇到一座20多层楼高的高空天桥。这座桥仿佛悬在空中,由结构简单但稳定的框架支撑。由平地到高空的突然转换,让人不禁双腿发软。这座桥连接了滨江新城小区和对面的街道,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桥。

“对面街道有大型菜市场以及各式各样的店铺,可我们小区一楼和这条街道有几十米的高差。如今有了这座高空连廊,大家再也不用坐几站公交车绕路去买东西。”当地居民高先生说。

高楼大厦和滔滔江水、重峦叠嶂无缝衔接,奉节县城完美地融入到了三峡山水画卷之中。其中,云雾中的夔门尤为迷人。

“夔门一推开,诗从天上来。”三峡带给奉节的不仅是独特地貌和壮丽风光,还有灿烂的诗词文化。三峡瞿塘峡段是古代水路入川出蜀的必经之路,众多文人墨客来往奉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奉节,人们常常听到游客情不自禁地朗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诗句。诗中之情同眼前之景交融穿越,是属于奉节的特殊浪漫。

来源:新华社

发布于 2025-09-29 02:28
收藏
1
上一篇:崛起之路,探寻重庆奉节的蜕变与发展传奇 下一篇:【川南F4】国庆小长假,泸州玩乐攻略,泸州十大热门景点,大家快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