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山,文旅融合焕活山水,特色产业助力农家致富

安徽霍山,文旅融合焕活山水,特色产业助力农家致富"/

标题:“安徽霍山:文旅融合活山水 特色产业富农家”是一个很好的概括,它突出了霍山县在文化和旅游业方面的成功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下是对这个主题的详细阐述:
"一、文旅融合活山水"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大别山北麓,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近年来,霍山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将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山水资源的独特魅力:" 霍山县境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森林覆盖率高达76%,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氧吧。境内有天马寨、小南天、佛子岭等众多风景区,自然风光旖旎,生态环境优美。 "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霍山县依托山水资源,打造了“避暑度假、生态康养、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 "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霍山县还积极发展民宿、农家乐、康养度假等新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例如,佛子岭水库风景区的“水上飞机”项目,小南天景区的“玻璃栈道”项目,都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提升旅游

相关内容:

9月22日,周末傍晚时分,霍山县春风街上逐渐热闹起来。在春风街入口对面,“浓味私房菜”门口灯箱初亮,后厨锅气蒸腾,风干羊肉的咸香弥漫空中。

老板刘程一边招呼熟客,一边查看包间预订情况——9个包厢早已订满,堂食区也座无虚席。谁能想到,一年多前,他刚回乡开店时,还做好了“倒贴一年”的心理准备。

“旺季一来,生意完全超出预期,今年我还扩大了面积。”刘程笑着说。对面,迎驾集团投资建设的春风美酒小镇灯光璀璨,房车营地星星点点,一个集餐饮、住宿、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业态正在形成。

俯瞰春风美酒小镇夜景。人民网 郭昊摄

这不是刘程一个人的故事。在霍山,越来越多百姓依托文旅发展,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刘程的饭店能快速站稳脚跟,离不开周边大项目的带动。迎驾集团打造的迎驾美酒小镇、生态白酒研究院等综合体,吸引大量游客涌入,也带火了整条春风街。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迎驾集团为提振消费推出了“迎驾春风消费卡”活动,仅两个月就带动了2000多万的消费,“这种实实在在的惠民惠商,让我们经营者更有信心。”刘程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霍山县落儿岭镇的王琴。虽然漂流季节已过,但她家的农家乐仍陆续有游客前来品尝地道吊锅鸡、山野菜。

俯瞰霍山大峡谷漂流。人民网 郭昊摄

“漂流那几个月才是真火爆,一天接待500人,房间提前一周就订完。”王琴说,8年前她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如今已雇了十几名村民,“村里像我家这样的农家乐越来越多,大家都不愁没事做。”

目前,落儿岭镇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各类旅游服务主体160多家,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旅游不仅带火了餐饮,也催生了民宿集群。在太阳乡,高端民宿“花开半朵”“别山雅苑”虽已进入淡季,但“漂流+康养”套餐的影响力仍在延续,旺季时常“一房难求”。

而像“森林旅舍”“九仙别院”这类农家乐,则以人均50—80元的亲民价格,提供地道的山野风味,吸引不少家庭游客。

目前全镇60多家民宿农家乐,提供1350张床位,带动500多名村民本地就业,月收入超3500元。

“以前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很多年轻人回来开民宿、做导游,既能照顾家,收入也不比外面差。”一位本地民宿经营者说。

俯瞰霍山县的漫宿竹宁溪语民宿。人民网 郭昊摄

如今的霍山,早已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模式,而是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在太阳乡的“霍货有名”乡村振兴馆,游客凭漂流门票可享黄茶、石斛等特产九折优惠。店里不仅有石斛枫斗现场制作演示,还有“白马尖大峡谷漂流”主题折扇、“白小柒”“斛小仙”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当地还推动“红绿交融”发展,将漂流与红色研学、生态体验串联,让游客既能追寻红色足迹,也能享受田园悠闲,实现“一段旅程、多种体验”。

漂流季节虽已过去,但霍山县的旅游热度并未消退。从春风街的私房菜,到落儿岭的农家乐,再到太阳乡的民宿与特产馆,文旅融合的种子已在山乡生根发芽。这条“因旅而兴、因产而富”的路子,正让霍山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周坤 王锐 丁纪 郭昊

发布于 2025-09-28 18:28
收藏
1
上一篇:安徽霍山,文旅融合绘山水画卷,特色产业助力农家富裕 下一篇:教师节特辑,送这3样“心意礼”,表达感激不落俗套,让老师倍感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