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大美:张家港的历史古迹与文化传承
> 千年古寺的钟声、元代银杏的金黄、古街青板的回响,这座苏州小城静默地守护着一段段厚重历史,等待人们聆听。
在长江下游南岸,苏州北部,有一座名为张家港的县级市。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却有着令人惊叹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遗产

。
张家港的古迹不仅年代久远、类型丰富,而且与文化名人的历史渊源深厚,见证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文明发展。
---
## 01 佛国古刹,永庆寺的千年钟声
张家港的凤凰山脚下,屹立着一座千年古刹——永庆寺。这座寺庙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已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曾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齐名。
永庆寺有三绝:“千年古桧、肉身菩萨与自然石井”。寺内还留有一棵千年古银杏树,虽然现已枯死,但依然屹立,上面安放着几尊镀金佛像,成为信众求财的地方。
历史上,永庆寺的钟声闻名遐迩。据《河阳永庆寺志》记载,寺内大钟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年),钟声能传十里之外。“引杵宜缓,扬声欲长”,抑扬顿挫,十分动听

。
唐代诗人李湛的“钟声清上方”、明代钱朝鼎的“古寺晨钟喜再过”等诗句,都是描写永庆寺钟声的佳作。
## 02 名人踪迹,施耐庵与鉴真的历史印记
永庆寺不仅以佛教建筑闻名,更与历史文化名人结下不解之缘。元末明初,《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曾隐居于永庆寺内的文昌阁写作。
施耐庵在寺内留下了洗砚池、磨剑石、衣冠等遗迹。文昌阁是一座九角三层宝塔形建筑,为三层三檐、不等边九角攒尖顶,建筑风格颇具地方特色。
唐代天宝十二年,高僧鉴真在第六次东渡日本前,曾到永庆寺参礼,然后从张家港的古黄泗浦登船,最终成功到达日本。
## 03 古街风貌,恬庄与鹿苑的历史记忆
除了永庆寺,张家港还有两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恬庄和鹿苑。

恬庄古镇旧时是远近闻名的大镇,鼎盛时期有典当铺、银楼、布庄、染坊等大商号,义塾、义庄、善局等公益设施齐全,曾有“银恬庄”之称。
如今的恬庄老街仅存原北街一部分,为石板街,长250米,宽2米,石板下有排水设施,街两旁建筑大多保留清代、民国时期的原有风貌。古镇内有孙承恩故居(榜眼府第)、杨元丰故居、杨氏孝坊等历史建筑。

鹿镇的历史则可追溯至春秋时代,原为吴王夫差豢鹿之地,因此得名。至宋元时期,鹿苑已形成集镇,明清以后,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成为滨江大镇。
鹿苑古迹众多,有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的弘济桥,有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成功的启航处东渡苑,还有相传为西汉吴王濞运送盐铁所开的盐铁塘。

## 04 文化传承,历史古迹的当代价值
张家港的历史古迹不仅是过去的遗产,也是当代的文化资源。永庆寺自1992年重建以来,香火日益旺盛,成为当地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和旅游景点。
寺内建有佛教文化广场,塑造了中国四大佛教胜地的四大菩萨以及海南三亚的三面观音,还有九凤壁与康熙手迹“天下第一福”雕刻,传播着浓郁的佛文化气息

。
这些历史遗迹为张家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鹿苑古镇的发展越来越好,不仅有古镇风韵,还有各种小吃和特产,吸引了众多游客。
恬庄古镇虽然小巧,但悠哉游哉地逛下来三个小时就已足够,让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
永庆寺的钟声再次响起。
千年古银杏的枝叶轻摇。
恬庄古街的石板路上。
鹿苑的古桥屹立如初。
这些历史遗迹不再是静止的展览品,而是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血脉。张家港这座“小城”的“大美”,正等待着更多人去发现、去品味、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