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陵鸿运楼四大响当当招牌菜,吃货必尝的美食盛宴!

松陵鸿运楼四大响当当招牌菜,吃货必尝的美食盛宴!"/

哈哈,松陵(通常指江苏苏州)的鸿运楼确实是个老字号的饭店,以淮帮菜或本帮菜为主,名声在外。要说哪四道是“响当当”的招牌菜,虽然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根据老饕们的口碑和菜单上的常客,以下这几道菜通常被认为是鸿运楼的代表作,不知道你有没有尝过呢?
1. "响油鳝糊 (Xiǎng yóu huàn hú - Sound Oil Eel Paste):" 这是江南地区的经典名菜,鸿运楼做的肯定不会差。用黄鳝、蟹粉(或咸肉)等食材熬制,浓油赤酱,咸中带甜,口感浓郁,鳝鱼鲜美,是很多食客心中的必点菜。 2. "清炒虾仁 (Qīng chǎo xiā rén - Stir-fried Shrimp):" 鲜虾的口感和味道是检验淮扬菜功夫的基础。好的清炒虾仁讲究火候,虾要鲜活,炒制迅速,保持虾仁的鲜甜和Q弹,色泽洁白,是体现厨师基本功的一道菜。 3. "松鼠桂鱼 (Sōng shǔ guì yú - Sweet and Sour Mandarin Fish):" 这道菜虽然源自苏州的另一家名店松鹤楼,但鸿运楼做的也非常地道。鱼身雕刻

相关内容:

吴江的百年老店和著名商号很多。他们是:

松陵“四庭柱”即元大酱园、张万茂酱园、宣协生鱼行、吴祥兴南货店;

同里公号酱园、益隆酱园、和丰南货店、谷香村糖果店、苏德昌绸布店;

芦墟“福、禄、寿”即懋福和、生禄斋、协同寿南货店,泰兴协洋货店,洪昌酱园;

黎里恒丰泰布店、祥和利烟纸店、石柜台南货店、紫阳观茶食店、肖复兴水果行;

平望毛镒昌布店、达顺酱园、萃丰南货店、群乐旅馆;

盛泽恒瑞酱园、凌裕和南货店、养和堂药店、汪鼎兴酱鸭店、得意楼茶店、新彦池浴室;

震泽恒丰酱园、泰丰成绸布店、聚顺腐干店、存心德药店、鸿运楼菜馆、同和地货行等50多家。

▲张万茂酱园(旧址)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百年老店——鸿运楼以及该店的四道招牌菜。

鸿运楼,位于松陵镇仓桥堍。原先在震泽镇上塘中大街上,民国32年(1943)由一个名叫朱兰亭的人开办,初创时,仅有一楼一底,但以擅长烹饪地方特色菜肴而闻名于县内及邻近的浙江南浔等地。1956年,公私合营后,鸿运楼原班人马随同菜馆迁至松陵镇仓桥堍。1958年起,更名为国营人民饭店。文革中,又一度改名为新江饭店。

▲60-70年代中山街

▲70年代大众饮食店

1982年,又迁至三角井,恢复了鸿运楼的店名。新迁建的鸿运楼为四层楼,三层主楼面积达1258平方米,底楼、二楼是菜馆、三楼是旅馆。为弘扬名牌,重振雄风,店方特在店内刻上一副对联“续修烹饪谱,再兴鸿运楼”。

▲鸿运楼

该店所制的传统菜肴,花色品种繁多,富有江南风味。不仅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而且按照时令,更换菜谱,擅长溜、炒、烧、炖,色、香、味、形俱全。

▲80年代松陵鸿运楼饭店

鸿运楼有四道菜颇有点名气,是他们当时的招牌菜。

一是“生烩鱼扇”,选用较大的活鱼,取其中段,运用斜刀切法,使鱼段脊断肚连,用旺火烹制速成,形似扇面,色如檀香,鲜嫩可口。

二是“松炸虾球”,精选新鲜大虾仁,用蛋糊搅拌后,放入温油锅里,复用旺火炸之,其色泽金黄,外香内鲜,用甜酱蘸之品食,真是别有风味。

三是“开面鳝糊”,选用粗壮的鳝丝,用猛火烧上一阵,去净腥味,然后让其吸进卤汁,勾上不多的厚芡,再淋上沸油,其色红亮,其香扑鼻,其味鲜美。

四是“糖醋粒肉”,选用纯精猪肉,用蛋粉挂糊,分两次炸成,甜滋滋、酸溜溜的糖醋包裹着脆生生、白嫩嫩的细肉,真是香甜松鲜。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糖醋粒肉只要二角八分钱,炒上一盆,省一点的话,一家人可以吃上两顿。至于“生烩鱼扇”“松炸虾球”“开面鳝糊”这些佳肴,则要贵一些,非得有贵客来临或者请人办事才舍得点上一盘。

▲糖醋粒肉

▲松炸虾球

▲开面鳝糊

80年代初小编年龄还非常小,那时肉、鱼、鸡蛋、油都是限量供应,所以吃肉还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每当看见饭馆里挂着油光锃亮的猪蹄子,馋得直咽口水。一年到松陵镇上来也是屈指可数,到了城里,那时街上的零食也少得可怜,如果在夏天也是顶多喝一杯2分钱的凉茶、吃一根5分钱的冰棍。但每逢和外公上街,小编欢欣雀跃,因为他必带我到鸿运楼,虽然手头并不宽裕,但外公必定会点两个菜,有时炒青菜和榨菜肉丝汤,有时爆炒猪肝和蘑菇肉丝,那时饭店的米饭多半是籼米烧的,煮出来的米饭,只觉得一粒粒都分开了,干硬松散,食味也较粗糙。但是小编觉得舀点汤,就着榨菜肉丝,扒拉着饭,每一次的用餐都是至尊享受。

▲买生煎

▲卖冰棍

20世纪90年代初后,鸿运楼变成了“苏州得月楼吴江分店”,其“苏帮菜”也是挺可口的。镇上有些手头开始宽裕的老百姓也总爱去鸿运楼炒上一两个特色菜,再如果能有点老酒咪咪,生活顿时觉得就像今天处于闷热、潮湿的黄梅天的吴江突然来了一缕灿烂阳光、一阵凉爽清风,无比舒适。

市场经济推动了松陵镇上餐饮业的发展,一大批饭店酒楼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过了两年光景,得月楼的店牌也不见了。风云变幻的市场让鸿运楼没有壮大,反而变得越来越脆弱了。直到1996年12月18日,“中信实业银行吴江办事处”的巨大招牌替代了鸿运楼的店名,人们才突然意识到,辉煌了半个多世纪的吴江名店“鸿运楼”竟然消失了,只能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对老字号的追念。

作者:宋维贤 马常宏 顾晓红

图照来源:马常宏、吴江档案馆馆藏及网络

发布于 2025-09-27 21:28
收藏
1
上一篇:「厨房真相」探秘,仓桥家、鑫合熙、醉太羊美食之旅 下一篇:绍兴咸亨酒店携手建德严州府、舟山高佳庄,共启‘在一起筷行动’!省内餐饮巨头福利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