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年前,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

于是,一场知识青年大迁徙的狂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家响应伟大号召,高举鲜红旗帜,背起行装,踏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

时光虽已老去,一张张稚气纯净的脸庞,仍在记忆的墙上微笑;豪情万丈的高歌,还在时光的上空荡漾……

忆往昔,峥嵘岁月
泅渡了多少懵懂的过往?
故事斑驳,多少美好时光
化作了远离亲人的寒凉?

流年无边
摇曳时光深处的冷暖
拾几枚岁月的残片
存几缕风霜的记忆
于百丈峰知青馆内

在百丈峰知青馆看到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件旧物、每一个场景,都有强烈的“带入感”。

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了那个特殊岁月发生的一个个真实而发人深省的故事。

△拂袖一纸墨香,书画成记忆最初的模样
时光清浅,斑驳了多少前尘往事;发黄的老照片,永恒了多少青春的记忆。

弹指间,50年过去,恍如隔世。庄稼地里的青春,历历在目,虽尘封已久,但挥之不去。

我们这代人已经淡化了那段历史,但百丈峰知青馆又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知青生活。

△老旧的放映机,已成了历史的过往
正因为知青们无私奉献着他们的青春,才换来我们现在的彩色、科技生活,才能享受着现在科技带得给我们的便捷。

△知识青年标配的背包,那段特殊历史的见证
才能享受现在端着咖啡,任思绪飘向知青那个年代,和他们一起学习、干活、共舞、歌唱……

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许多东西总会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告别,当年的老物件总是寄托着许多梦想与情感,令今天的我们感慨万端。

“知青”这两个字深烙着中国印,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已被载入史册。

知青现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们是我国空前绝后的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今后世界不再出现!

历史会铭记
激情和着泪水
曾怎样辉煌过他们的青春
我们也会铭记
他们曾来过


来源:新余旅游
编辑:骆志俊
出品: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投稿邮箱:jxtaxw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