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从一万年前到现代,柳州菜历史尽览此博物馆!

涨姿势!从一万年前到现代,柳州菜历史尽览此博物馆!"/

哇!这听起来确实是个令人惊叹的说法!如果有一个博物馆,能够如此系统、全面地展示从一万年前到现在的柳州菜(或者说柳州饮食文化)的演变历程,那绝对会是:
1. "内容极其丰富和宏大:" 跨越一万年的时间跨度,必然涉及到从史前先民狩猎采集的简单食物,到各个朝代(尤其是唐宋以后随着柳州作为交通要地和城市的发展)的饮食变化,再到明清时期地方菜系的初步形成,以及近现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至今)的饮食文化融合与创新。这其中会包含食材、烹饪技法、饮食习俗、宴饮文化、餐饮器具、名菜名点、饮食名人等等方方面面。 2. "展示形式多样:" 为了呈现如此漫长的历史,博物馆可能会采用多种展示手段: "考古文物:" 如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用于煮食)、古代的青铜器(可能与祭祀或宴饮有关)、不同时期的餐具、食品模具等。 "图文资料:" 历史地图、手绘/版画、文献记载(如地方志中的饮食描述)、照片、老广告等。 "复原场景:" 模拟古代市集、古代餐厅、家庭厨房等场景。 "模型与多媒体:" 食材模型、烹饪过程动画、互动体验装置等。

相关内容:

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早上,90名市第二十五中学学生来到柳州菜博物馆,领略柳州菜文化,体验包粽子、打油茶等传统美食制作过程。

柳州菜饮食文化博物馆

“包粽子原来还有那么多门道!”“油茶还得加入姜蒜、绿豆,真奇妙!”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柳州菜饮食文化博物馆市二十五中附属小学的同学们参加非物质遗产文化体验活动。学生们通过参观菜博物馆、包粽子、观看手工打油茶等活动,领略柳州菜品的魅力,了解非物质遗产菜品的制作过程。不少学生在体验过后纷纷表示,自己已经成为了“打油茶小专家”“包粽子小能手”,并爱上了柳州菜文化了。

据了解,柳州菜饮食文化博物馆是一家融柳州菜主题饭店、柳州菜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一体的特色博物馆,这在广西区内是第一家。博物馆内有500多件藏品,展厅设有展示区、互动区、演示区、餐饮营业区等。馆内有藏品500多件,时间最久远的是从柳州白莲洞出土的一万多年前的螺蛳化石。还有竹编菜篮、鼎锅、土瓷碗等厨具,以及农耕器具、桌凳等“土”味十足的生产生活用具。

上万年历史的螺蛳化石

龙城酸笋黄豆焖鱼

丹州柚子酿

三江酸鱼酸肉手抓饭

贝江糯香骨

融安炙烧

学生们看完展馆内的融安烧炙芙蓉酥、龙城酸笋小鱼仔、三江酸鱼酸肉手抓饭、豆粉馍、丹洲柚子酿等仿真经典菜肴后,便到二楼的体验区亲自体验包粽子、打油茶。70多岁老奶奶手把手教学生包粽子。“粽叶要成围漏斗状,用草绑紧了,密封好,别漏米。”奶奶悉心指导学生。

同学们体验包粽子:

在打油茶体验区,苗族奶奶陶静怡给学生们展示了传统打油茶过程。她先后用厚铁锅煸炒茶叶,煸炒绿豆、姜块、葱花、花生、蒜等食材,然后拿出一个大木锤锤打食材,让其出味。“油茶太香了!有股鸡肉的味道。”学生们围在奶奶身边直流口水。最后陶静怡将白开水倒入食材和茶叶中煮滚。一碗油茶加入花生、油果、米花等配料,口感独特回味无穷。

“油茶就是我们柳版的苦咖啡。”陶静怡表示,油茶也有一定的药效,里面姜蒜、绿豆等食材能够止咳、祛湿。

同学们体验油茶的制作技艺:

同学们开心得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油茶:

“这些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不学就失传了!”市二十五中附属小学教导处主任陈筱妮表示,自己也不会包粽子,看了老师傅们的示范收获良多,这次活动真正能让孩子真正零距离地接触到民俗传统文化。

同学们在柳州菜饮食文化博物馆门前愉快留影

(记者 黄紫微)

发布于 2025-09-26 12:13
收藏
1
上一篇:柳州博物馆盛宴,揭秘58家馆舍,博物馆之城魅力绽放(下篇) 下一篇:周末武林广场美食盛宴,一站式畅享全国特色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