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九月,热得像个蒸笼,偏偏湖南中医药大学把开学报到办成了“养生局”。

新生拖着箱子刚进校门,就被塞了一杯冰镇酸梅汤,陈皮乌梅山楂玫瑰花,熬了一夜,酸得刚好,甜得不过分,一口下去,暑气退了一半。

旁边还有热泡茶,怕凉的家长也能喝。
这哪是报到,分明是“先养你再教你”。
医学院更绝,866个新生,每人领一张AI生成的“白大褂卡通头像”。
照片传上去,系统咔咔一顿算,出来一个穿白大褂的小人,胸口还标着专业:临床、影像、口腔、检验……刘莉副书记说,这不是玩,是让小孩们第一眼就把自己当医生。
有人把头像设成群头像,家长群里一排小医生,挺像那么回事。
针灸推拿学院直接摆了个“推拿摊”。
大三的李婧文手法稳,给新生管彭涛按脖子,三分钟,脖子不疼了,管彭涛当场想转专业。

旁边家长看得眼馋,也排队体验,一边按一边问:“这手艺学几年能出师?
”李婧文笑:“先背完《黄帝内经》再说。
”
新希望南山乳业把辣条和酸奶塞成“新手礼包”,扫码还能抽盲盒。
万象城、步步高、天虹的大屏幕轮播新生名单,王静、张婷、李雪……重名的太多,评论区都在找“另一个自己”。
有人调侃:“以后上课点名,老师得加学号。
”

学校App把报到流程缩成三步:扫码、定位、签到。
迷路?
App直接导航到宿舍楼下。
心理老师蹲点咨询室,职业规划讲座排到晚上九点。
志愿者穿红马甲,像一群移动的路标,嗓子喊哑了还在笑。
传统、科技、人情味,混在一起,就成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开学第一天。
新生们拎着行李,也拎着一杯酸梅汤,走进校园,像走进一个巨大的“欢迎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