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爱心预约”服务,了解这项贴心便民措施

地铁“爱心预约”服务,了解这项贴心便民措施"/

是的,我了解地铁“爱心预约”服务。
这是一种由城市地铁运营方(在中国大陆通常是各地市的地铁公司)推出的,旨在为视障、听障、行动不便以及需要特殊帮助的乘客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其核心特点是"提前预约"。
以下是关于地铁“爱心预约”服务的一些关键信息:
1. "服务对象":主要面向视力障碍者、听力障碍者、肢体行动不便者(如使用轮椅、助行器的乘客)、老年人、孕妇、带幼儿的家长等需要帮助的乘客。 2. "服务内容": "信息咨询":提供关于线路、站点、换乘、首末班车时间等信息的咨询服务。 "出站引导":在乘客到达目的地站后,提供出站方向的引导。 "乘车帮助":在站台层提供安全引导,帮助乘客安全、便捷地上下列车。对于轮椅使用者,可能还包括协助通过站台间隙(如果设备允许)或提供其他必要的协助。 "紧急援助":在乘客遇到紧急情况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3. "预约方式":通常需要乘客提前通过特定渠道进行预约。常见的预约方式包括: "电话预约":拨打地铁公司公布的爱心服务热线。 "网络预约":通过地铁官方网站、官方APP或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平台进行预约。 "现场预约

相关内容:

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乘客放下渡板,方便其上下车。记者 王世伟 摄

晨报记者 傅曦颖

昨日上午,82岁的林大爷来到体育中心地铁站,地铁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进站口,一路搀扶他乘坐无障碍电梯到站台,并陪同上车。列车到达湖滨东路站时,另一名工作人员已在站台迎候,将林大爷一路送到出站口。这场车站间的接力,是林大爷使用厦门地铁“爱心预约”服务后的温馨一幕。

近日,晨报《一次温情搀扶 一场爱心接力》报道(详见8月5日A5版)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不少读者为此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地铁的爱心预约要如何操作?”“哪些人可以预约?”“预约成功后地铁会提供哪些服务?”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实地走访与体验。

预约简单 服务细致周到

厦门地铁运营公司建业路站区副主任王鲁杰介绍,目前厦门地铁已在全线网推广“爱心预约”服务。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群体,均可通过厦门地铁App或拨打服务热线(0592-2506666)提前预约,获得包括进站引导、乘车接送、轮椅协助、渡板辅助等在内的一对一服务。

林大爷出行的前一天,记者通过厦门地铁App为他预约。登录厦门地铁App,进入“爱心预约”界面填写相关信息后,可勾选详细选项:是否需要轮椅、渡板,是否有特殊需求等,流程清晰易懂。昨日,地铁工作人员提前在体育中心进站口等候林大爷,将其搀扶上车;车子开行之后,工作人员即与湖滨东路站工作人员联系,交代林大爷的乘车信息,如坐在哪节车厢、几时抵达;林大爷到站前,湖滨东路站工作人员就在该车厢车门处守候,随后将其护送出站。

王鲁杰告诉记者,为确保服务精准,乘客出行前一小时,工作人员还会电话回访确认时间与需求。除了厦门地铁App,乘客也可拨打服务热线,客服人员会迅速记录需求,并第一时间将信息转达至相关站点。

乘客可通过厦门地铁App预约。

知晓率低 多数人不了解

服务细致、响应迅速,那么“爱心预约”的知晓率如何呢?记者在后埔、火车站、体育中心等多个地铁站走访时发现,不少市民虽然在进站口看到了服务电话,但并未意识到可以提前预约。“我以为只能到现场找人帮忙。”一名陪母亲乘车的女士说道。还有的市民表示“从未听说过这项服务”。

王鲁杰坦言,为此地铁方面也做了多种尝试,包括在车站安排志愿者协助、通过社区宣传册发放服务指南等,但在信息传达的“最后一公里”上,仍需努力。

市民王先生则认为,厦门是“候鸟型”城市,吸引不少外地老年人来旅游、探亲或长期居住,他们对本地相对陌生,可能不知道这项服务。

现场求助 也有及时回应

虽然“爱心预约”知晓率、使用率偏低,但厦门地铁为乘客提供的服务并未打折,即便乘客未提前预约,也能在进站后第一时间获得工作人员的帮助。

记者在体育中心站走访时,巧遇乘轮椅出行的91岁的郑海鸣老人。他通过无障碍电梯的求助电话联系上站务人员,不到三分钟,工作人员便赶到,推着他从电梯进站,一路送到站台上车。郑老说,他并不了解“爱心预约”服务,但每次出行都能获得帮助。

发布于 2025-09-26 06:28
收藏
1
上一篇:西安地铁APP创新升级,全新“亲情票”功能让一人领码,全家6人畅行无忧 下一篇:西安地铁APP全新升级,"亲情票"功能让1人领码6人同行畅享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