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西安城墙守护者——“数智盾牌”揭秘

文化中国行,西安城墙守护者——“数智盾牌”揭秘"/

我们来聊聊西安城墙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以及它如何运用现代科技——也就是“数智盾牌”——来守护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
"文化中国行丨西安城墙的“数智盾牌”"
西安城墙,这座巍峨屹立了六百多年的古城墙,不仅是西安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王朝的更迭,承载了历史的厚重,也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深情。然而,作为一座仍在“活着”的古老建筑,西安城墙也面临着来自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以及游客量激增等多方面的挑战。如何让它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一支特殊的“盾牌”——数字智能技术,正悄然为西安城墙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 “数智盾牌”的构成:科技赋能,守护有方"
西安城墙的“数智盾牌”并非实体盾牌,而是由一系列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构成的“智慧大脑”和“保护网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天眼”监控——千里江陵一日还:" "高清摄像头网络:" 城墙上及城墙周边布满了高清监控摄像头,如同城墙的眼睛,时刻监控着墙体的状况、游客的行为以及周边环境。这些摄像头不仅能清晰捕捉到墙体的细微裂缝、剥落等病害,还能及时发现攀爬、涂鸦、破坏等不文明行为

相关内容:

西安城墙南段东侧景色(9月12日摄)。

周长13.74公里的西安城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古都西安历史变迁的见证,西安城墙经历了沧桑洗礼,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自2023年以来,西安城墙建立了集文物保护、文旅运营、应急管理、防汛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测绘扫描等先进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和重要数据的融合共享,为城墙保护竖起了“数智盾牌”。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9月12日,游客在西安城墙上游览。

新华社记者 朱唯希 摄

9月12日,游客在西安城墙永宁门内游览,左侧城墙上布设着墙体裂缝监测仪。

9月12日,一名小朋友在西安城墙上奔跑。

9月12日,一名游客在西安城墙上拍照。

9月10日,一名文保巡查员在西安城墙上测量瓮城东踏步墙体裂缝宽度。

9月10日,一名文保巡查员在城墙上测量海墁裂缝长度。

智能清洁船在西安护城河作业(2024年7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9月10日,工作人员通过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开展工作。

9月10日,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项目负责人赵彬在介绍城墙永宁门上分布的传感监测设备的功能作用。

来源: 新华网

发布于 2025-09-25 02:28
收藏
1
上一篇:每日古城探秘,十三朝古都西安,3000年历史变迁画卷 下一篇:穿越时空的守护者,西安古城墙的历史变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