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确定关系送花给她合适吗?这事吧,谁年轻的时候没犹豫过。你抱着一束花站在楼下,心里打鼓,手心也出汗,生怕“太突然”让人家觉得你莽撞。可是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那点小心思就像猫爪子挠心,没个消停。这种关口,人人都捱过去,可不是只在电视剧里才有的情节。

其实你细品,从相识到聊天,再到心里想送她点什么,都是有“征兆”的。你不妨回头想想,两人最近是不是老聊到半夜,微信一响就忍不住乐?见面的时候,她是不是会笑眯眯含着点小期待,也愿意听你唠家常、说糗事?有些时候,她会把手机递到你面前,说:“看,我家的猫今天终于肯洗澡了!”或者班里的烦心事,第一时间就想跟你倾诉。这种状态下,送个花,嗯,没那么违和,反而有点顺水推舟的意思。
当然了,真要是你每个月聊不了几句,还带点局促,那就别跟风赶“花潮”。人家突然收到一束花——还是你花钱买的——恐怕还只能尴尬应付,更别说有哪门子“升温”的效果了。自己问问:你们关系热吗?会不会让她为难?这问题,得自个儿评估。有个朋友曾跟我絮叨,说他晚上翻聊天记录,发现俩月能说上三句话,愣是没敢送。你想啊,谁愿意让别人为难呢?

不过,送花不是考试,不是有标准答案。咱们得讲点“时机感”——逮着合适的场合,那就是加分项。像是生日、节日、或者她有场比赛,很拼下来拿了个奖,你当“花使者”出现,大概率她记住的是那份温柔和欣赏。节日嘛,氛围本来就轻松,有点“随大流”的意味,既表达心意,还不怕太突兀。朋友聚会或者人多的时候,除非她很喜欢被高调表白,不然还是低调点,好过让她小脸发烧尴尬。
有时候,生活的小插曲更适合送花。记得我有个同事,喜欢一个女孩足有一年。有天她加班熬到晚上,刚出单位门口,就看见他腼腆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束向日葵。“今天好辛苦啊,给你一点明亮的气息。”女孩愣了一下,之后笑得很开心。说白了,送花有时不是“趁势”或“表白”,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关怀,让她觉得你一直在默默关注她的生活。

不过,不是一切花都适合。这个,要谨慎。问她闺蜜或者平时留神她喜欢什么花,是很重要的“功课”。有的人喜欢康乃馨,看着亲切;有的人觉得雏菊清淡不拘,有的人就只想要向日葵那无忧无虑的热烈;玫瑰花虽然浪漫,可是太直白了,没准反而让人觉得你步子迈太大。送花,不妨用点巧劲,别一腔热血全扑在“浪漫”上。有时候,一句“我觉得这花挺像你”,比“这束玫瑰送给我爱的人”来得深情又自在。
说到花,就忍不住琢磨怎么说出口了——很多男生在这上面会“卡壳”。其实,大可不必绞尽脑汁。我们常说,真诚是最好的“陪衬”。你送的不是一束花,是一份惦念和好感。可以简简单单地说:“看到这束花,想到你最近挺拼的,想给你带点好心情。”不必满嘴抖包袱。也可以自嘲下:“听说送花能讨个笑,我这提前预定个微笑行不?”生活里的幽默,比套路强多了。

当然,有一点是逃不掉的——送花不是绑定“顺利发展”的保障。她可能开心地收下,也可能微微皱眉礼貌推拒。这点要自个儿掂量,不管结果怎么样,好歹你表达了自己的心。人呀,最怕事后懊恼“要是当时送了花是不是就有别的可能”。不如别想太多,做了再说。别给她太大压力,收下了也不必连环追问“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和我在一起”。继续聊天、偶尔约她吃饭,让一切顺其自然,才是大人的样子。谁又能预测所有心事的结果呢?
说到底,爱情哪那么多公式和“技术流”——注意她是否舒适、挑合适时间、懂得她的小偏好、说点轻松的话,最后是“心稳”,才有更大概率收到回应。有时候,你犹豫半天,来回意象预演,最后发现她其实早就等着你送。不是总要惊天动地,有时一束花就是破冰的“钥匙”,让两人的心更靠近一点。
人总有点小怯懦,其实没关系。谁年轻的时候没纠结过是该主动还是等一等?也许你送了花,她回了个轻描淡写的“谢谢”,你心里咯噔一下。但时光久了再回头,或许这件事就成了你俩关系里温柔的一笔。你也会明白,喜欢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敢表达,有分寸,也要有耐心。至于结果,是不是都如人所愿,谁知道呢?但反正故事也不止一束花那么简单。你呢,准备好送一束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