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广西冷知识④,少数民族聚集地,广西自豪展示“最好看”民族风采

火热广西冷知识④,少数民族聚集地,广西自豪展示“最好看”民族风采"/

Okay, let's dive into this "hot knowledge" (火热广西冷知识) about Guangxi's ethnic minorities!
"火热广西冷知识④|哪里的少数民族最多最好看?广西申请出战!"
This question combines two points: "quantity" and "aesthetic appeal" ("最好看" - most beautiful/pretty). Let's break it down:
1. "Quantity (最多): Where are the most ethnic minorities concentrated?" "Answer:" The "Longsi Township (龙胜镇)" in "Longsi County (龙胜县)", belonging to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Why Longsi?" Longsi is famously known as the "Hometown of Seven Ethnic Groups" (七民族之乡). It is a small town where the "Zhuang, Miao, Yao, Dong, Mulao, Sui, and Lisu" ethnic groups live together in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While other areas like San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are heavily ethnic minority-dominated, Longsi specifically holds the distinction of being a microcosm of seven distinct groups in a relatively compact area. So, if you're looking for one specific place known for the sheer number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residing close together, Longsi is a strong contender.
2. "Aesthetic Appeal (最好看): Where are the most beautiful/visually striking ethnic minorities?" "Answer:" This is

相关内容:

广西,

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

有着多彩灿烂的民族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全国第一。

壮、汉、瑶、苗、侗、仫佬、

毛南、回、京、彝、水、仡佬

12个世居民族以及

满、蒙古、朝鲜、白、藏、

黎、土家等44个其他民族亲如一家。

各族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么多的民族,

他们都有什么特色?

怎么一眼辨认哪个是什么民族?

如果你想知道

什么是问题答案的话,

现在就带你“研究”!

广西,壮族的“家”!

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创造了铜鼓、花山壁画、壮锦等文化艺术珍品。

壮族少女舞动手中扁担唱起山歌。 广西日报记者 邓华/摄

壮锦,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 广西日报记者 何运斌 通讯员 樊绍光 蓝龙/摄

“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仙节”,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三,壮族群众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祀祈福、走亲访友,特别是要赶歌圩,青年男女在山坡、草坪、晒场,互相唱山歌对答,随编随唱,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广西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月14日,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布林村群众欢聚一堂,通过山歌对唱、非遗展演等方式,共同欢度“壮族三月三”佳节。 黄荣强 陆 杰/摄

图为身着盛装的壮族姑娘。吴练勋/摄

“岭南无山不有瑶”

瑶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在广西各个市县中很多都有瑶族同胞居住。长鼓舞和铜鼓舞是瑶族传统舞蹈,而瑶医瑶药更是颇负盛名。

瑶族节日活动较多,其中盘王节和达努节是瑶族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瑶族同胞们载歌载舞喜迎宾客。 何平江/摄

瑶族同胞穿着节日盛装,欢庆瑶族盘王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酷爱银饰的苗族人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吹芦笙和踩堂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

说起苗族,第一印象就是他们一身闪亮的银饰。银饰是苗家人服饰当中的一个亮点和独特标志,盛装的苗族姑娘,头上插银簪、银花,佩戴项链、项圈、胸牌、耳环手镯等多种饰物,显得美丽多姿。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苗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参加民俗巡游。 潘志祥/摄

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苗寨举行山歌对唱比赛,游客与当地苗家歌手一展歌喉。 龙 涛/摄

侗族有“三宝”:大歌、鼓楼和花桥

侗族大歌、鼓楼和花桥是侗族的特色。侗族大歌是民间多声部合唱歌曲,是侗族音乐中的精粹。侗族鼓楼又名古楼,是侗族传统建筑物,是侗寨的标志。侗族风雨桥又名花桥,多建于交通要道的河面上。凉亭、石板道、寨门、水井亭、“干栏”、鼓楼、风雨桥等建筑群,构成了侗族村寨的特色。

侗族姑娘美如画。 吴练勋/摄

三江侗族自治县现有风雨桥71座,其中以程阳永济桥最为有名。图为人们在程阳风雨桥头的花田拍照。 龚普康/摄

粽粑大得像枕头

仫佬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感恩还愿、庆祝丰收、祈求人丁安泰的传统节日。逢年过节,仫佬族群众和当地的壮族人民一样,都有包大粽粑和冲糍粑的爱好和习惯。据说,仫佬人包的粽粑特大,每个5—6斤重,像大枕头,故称枕头粽。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身着节日盛装的群众在表演文艺节目。 蒙增师/摄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身着节日盛装的群众在表演文艺节目。 蒙增师/摄

少男少女“顶卡花”传情

毛南族是广西土著民族之一。花竹帽是毛南族传统竹编工艺品,毛南语称“顶卡花”。由于手工精致,花纹美观,受到本民族的珍惜和各民族的喜爱。毛南族男女相爱,男子以花竹帽作信物赠给女方,年轻的妇女赶圩,走亲访友,以戴上花竹帽为荣。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小朋友们展示含有毛南族元素的娃娃。 广西日报记者 廖庆凌 通讯员 欧庆/摄

头戴“顶卡花”、身着毛南族服饰的少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西的回族

回族人民喜爱面食,在广西各地经常会看见清真面馆。而摔跤是广西回族民间流行较广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以及婚嫁、庆典、公假和闲暇消遣中,都开展此项活动。

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潜经村的回族村民。 游拥军 滕 嘉/摄

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京族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京族人口为2.8万多人,其中,东兴市京族人口1.9万多人,是我国京族唯一聚居地。

独弦琴是京族特有的古老乐器。靠海而生,依海而居,京族的先民们受桅杆的绳索、橹与船的摇摆碰击发声启迪,模仿制作出独弦琴这一古老乐器,一直流传至今。在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族的服饰充满了热带渔家气息,简单轻巧,朴实无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独弦琴

彝族每家每户都有火塘

火是彝族的重要信仰。据说彝族人家家户户都有火塘。彝族人把火塘视为火神的象征,火还代表着吉祥,可以驱魔辟邪。为此彝族还有每年举办“火把节”的习俗。

彝族姑娘们的五彩裙在欢快的舞步中犹如彩虹的波浪。 通讯员 韦万忠/摄

铜鼓庆佳节

水族过端节和卯节,都要打铜鼓跳铜鼓舞。水族铜鼓舞,舞步刚健,舞姿优美,充分表现了水族人民的豪迈气概。

在展览的水族服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老的土著民族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吃新节”是仡佬族的一个隆重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间夏收前后,人们按照自己习惯选择一天来过节,品尝新登场的谷物,所以叫“吃新节”。

仡佬族服饰。

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如果想了解更多,

可以去广西民族博物馆看看,

那里收藏、研究和展示了

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铜鼓、民族纺织品等各类藏品近5万件(套)。

广西民族博物馆"霓裳羽衣”展厅聚集了广西十二世居民族的华美服饰。图片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官网

当然,我们更希望你来广西走走看看,

实地体验这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监制:宋春风 毛俊连

审核:利雪娟 梁雨芃

文案:王飞

美编:万晶

视频制作:唐绍怡 吴镝 郭香君

发布于 2025-09-24 07:42
收藏
1
上一篇:从0度到30度,她们依然坚守,揭秘时尚穿搭的恒温之谜 下一篇:广西民族融合趋势显著,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扩大,民族混合家庭十年增长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