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能否带上飞机,是很多人尤其是经常出行的养生人士、留学生及探亲族最关心的问题。毕竟中药种类复杂(如中药材、中成药、液体药剂等),且不同国家 / 地区的航空安检政策差异较大,稍不注意就可能面临被扣或罚款的风险。以下从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两大场景,解析最核心的携带要点,帮你避开 “踩雷” 误区。

一、国内航班:中药携带的 “宽松” 与 “限制”
国内航班对中药的管控相对宽松,但需注意以下细节:
(一)中药材 / 饮片(干货类)
一般情况:如枸杞、黄芪、党参等晒干的植物类药材,以及天麻、虫草等,通常可随身携带或托运,无明确数量限制(但需避免携带过量引发 “超重” 问题)。
例外情况:若含有动物成分(如鹿茸、麝香、犀角等),需警惕是否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制品。例如,犀角、虎骨等为违禁品,严禁携带;鹿茸、燕窝(罐头装除外)虽允许携带,但可能需提供合法来源证明(建议提前咨询航空公司或机场安检)。

(二)中成药(固体类)
如胶囊、片剂、丸剂等,可随身携带,但需注意:
若包装为玻璃瓶,建议放入托运行李,避免随身行李安检时因 “可疑容器” 被要求开箱检查。
含有酒精成分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若酒精含量>70%,属于易燃品,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若≤70%,随身携带需单瓶≤100ml,且放置于独立透明袋中(符合液体安检规定)。

(三)中药液体 / 膏方
汤剂、膏方等液态中药,随身携带需遵循航空液体限制(单瓶≤100ml,总量≤1L,装于透明拉链袋)。
若需携带大量液体中药(如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建议:
提前开具医生处方或诊断证明,注明用药需求(部分机场可能要求查验)。
选择托运,但需确保容器密封,避免泄漏(玻璃瓶装建议用气泡膜包裹)。

二、国际航班:中药携带的 “高危雷区”
国际航班因涉及海关检疫和药品管制,限制更为严格,以下是最易踩雷的中药类型及注意事项:
(一)含动物成分的中药
绝对禁止类:燕窝(罐头装除外,因可能含禽流感风险)、鹿茸、麝香、犀角、虎骨、穿山甲鳞片等,多数国家将其视为 “濒危物种制品” 或 “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携带可能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
限制类:阿胶(含驴皮)、蜂蜜制品等,部分国家(如欧盟)要求提供检疫证明,否则可能被扣留。
(二)含特殊植物成分的中药
如麻黄(含麻黄碱,可能被提炼为毒品)、罂粟壳、蟾酥等,在许多国家属于管制药品。例如:
含麻黄的中成药(如复方川贝止咳露),可能被美国、加拿大海关视为 “含违禁成分”,禁止入境。
含牛黄的中药(如安宫牛黄丸),因牛可能涉及疯牛病风险,部分国家(如日本)限制携带。
(三)中成药的 “成分模糊” 风险
部分中成药成分复杂,若说明书未明确标注英文成分,可能被海关以 “不明药品” 为由扣押。
建议:携带原包装及英文说明书(或提前通过正规渠道翻译成分表)。
避免携带 “偏方” 或成分不明的中药制剂。
(四)液体中药的 “双重限制”
除遵循航空液体安检规定外,部分国家(如英国)对中药汤剂的微生物指标有严格要求,若未密封灭菌,可能被认定为 “易腐食品” 而禁止入境。
三、实用避坑指南
(一)出行前 “三查”
查航空公司规定:部分航司对中药托运有额外要求(如阿联酋航空禁止托运含锂电池的中药加热包)。
查目的地海关政策:通过各国海关官网或驻华使馆查询(如加拿大食品检验局 CFIA、澳大利亚农业与水利部官网)。
查中药成分:避免携带含违禁成分的药品(可通过《中国药典》确认成分安全性)。

(二)替代方案
若需长期服用中药,可提前在目的地购买正规渠道的中成药(如连锁中药房),或选择颗粒剂、粉剂(更易通过安检)。
慢性病患者如需携带特殊中药,建议提前联系航空公司申请特殊行李额度,并准备好医嘱证明。
中药携带的核心原则:
国内航班:避免动物违禁品,液体遵循容量限制,成分明确即可无忧。
国际航班:无动物成分>成分清晰>包装合规,宁可少带勿冒险,毕竟 “药不能停”,但 “坑” 更不能踩!
下次出行前,记得对照这份指南整理行李,让中药安全伴你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