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年古城的12道菜,99%的人没吃过,错过等于白来东北
辽阳人把日子炖进锅里。

白塔琉璃茄子先炸后焖,茄子皮起泡像塔檐挂霜,甜咸酱一口下去,筷子停不下来。

文圣小碗子装的是明末满族八大碗的缩小版。

老厨师李树森每天凌晨三点炖牛骨汤,汤浓到挂勺,配酸菜血肠,一碗顶一顿。

驴蹄筋在滚卤里泡够四小时。
早年间猎户揣怀里当干粮,现在夜市摊三块钱一串,牙口差的人也能嚼得动。

太子河边的早市,猪肉摊老板王秀芬把里脊切得比粉丝粗不了多少。

下锅十秒,辣椒面一撒,香辣肉丝出锅,配一碗米饭,五块钱吃得额头冒汗。

汤河水库的鲢鱼每天三点上岸。

清蒸只放姜片,鱼肉弹到筷子夹不住,本地人蘸酱油,外地人连汤都喝光。
弓长岭的羯羊在山上跑足八个月。

炭火烤到外焦里嫩,撒孜然粒,羊油滴进炭里冒火苗,香味飘出两条街。

首山砂锅肘子炖三小时,猪皮颤巍巍。

肘子先炸后焖,肥油全被逼走,只剩胶质,筷子一戳就脱骨。

烧汁茄夹塞满猪肉马蹄,过油再焖。
酱汁挂得匀,茄子软到吸溜就进嘴,小孩拿它当零嘴。

夜市十点,老郑的鸡架五块钱一袋。

生炒鸡用鸡腿肉,大火爆炒,鸡皮焦黄,骨头都入味,啃完忍不住嘬手指。

这些菜没网红滤镜,盘子大,分量足。
吃一次就懂辽阳人性格,实在,不绕弯子。
再不来,老味道哪天收摊,你就真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