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千年传承的锦绣艺术瑰宝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千年传承的锦绣艺术瑰宝"/

我们来聊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
汴绣,又称“宋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极具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一种,被誉为“中华一绝”。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典雅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下是关于汴绣的一些关键信息:
1. "历史渊源": 汴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公元960年-1127年)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北宋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刺绣工艺也随之兴盛。汴绣作为当时的皇家贡品,代表了宋代刺绣的最高水平。 虽然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开封遭毁,汴绣也随之衰落。但后来在民间,尤其是在开封地区,汴绣技艺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传承和发展。
2. "名称由来": 因其发源或兴盛于北宋都城汴京而得名。 也常被称为“宋绣”,直接点明其与宋代工艺的紧密联系。
3. "艺术特点与技艺": "针法细腻,一丝不苟":汴绣最突出的特点是针法极其细腻、严谨,变化丰富。其针法被誉为“十八种针”,包括铺针、打籽针、晕针、滚针、打尖针等多种,能够非常

相关内容:

汴绣,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

清明上河图虹桥汴绣

汴绣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既长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善于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细致传神。绣品既有苏绣雅洁活泼的风格,又有湘绣明快豪放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汴绣”绣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东京梦华录》称它为“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布于 2025-09-23 20:57
收藏
1
上一篇:大系追光图鉴·名画记44,揭秘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的千年风华 下一篇:跨越时空的画卷,相隔四个世纪,两幅清明上河图的异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