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菜市场
往往是一个城市灵魂的缩影
它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寻味东莞菜市场系列又来了
每个菜市场都有它的特色
这期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家附近那家
东莞菜市场美味合集
○ (南城、莞城、东城)
○ (虎门、石龙、大朗)
*点击文字可跳转
“寻味东莞菜市场”
今天逛这3家
PART 1
道滘镇综合市场
地址:东莞市新兴南路
水乡早餐的“百科全书”
如果将菜市场分出“美味的菜市场”一栏,道滘第一综合市场一定占有一席之地。各种“老字号”混杂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热闹的美食地图。
这家开了三十老年的食馆,斑驳的金色字牌、逐渐泛白的红色背景,还有放在门口装饰用的两个金属大葫芦,充满怀旧感。

由一开始的糖水店变成如今粥粉面饭“什么都能吃到”,随着岁月的流淌,这里俘获了一批又一批的粉丝。


提起道滘,第一反应少不了肉丸粥,怎么判断正不正宗?肉丸至为关键,这里的肉丸延续纯手工制作,吃起来鲜美弹牙。

除了招牌的肉丸粥,来到水乡不能错过一碗味道丰富的湿面。
湿面是水乡传统面食,用味虾、干鱿、肉丸,肉筋、猪肝等多种食材混在一起,再以高汤吊味,湿面浸润在鲜甜的汤底里,来上一口很是满足。

云吞面爱好者看过来,接下来这家是同样开了三十多年的“街坊记忆”。有不少人还会特意拿着自己的饭盒过来打包,或买生云吞和生肉丸回家自制。
进来必点的云吞面,懂吃的朋友会倒上一点辣椒酱在勺子上蘸着吃,这样口感味道更丰富。

下面这家也是不少道滘人从小吃到大的早餐店,从1998年营业至今,质朴的味道,是水乡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咸丸、咸面、生滚粥、云吞面、汤米粉还有经典的水乡龙船饭…在这里连吃一周早餐也能不重复。




在市场附近,还有家从早开到晚的石磨肠粉店,就算晚上馋肠粉,依然能吃上。




这里坚持每天使用传统石磨慢磨出米浆,最大限度地保留大米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蒸出来的肠粉每一片都很薄,很容易就能炫完一份。

还想来点饱腹的碳水,下面就带大家去这家道滘人的「日常饭堂」,要本地人带路才能找到的煲仔饭。


腊肠、排骨、榨菜牛肉和肉饼……都是煲仔饭的固定搭配。这里还可以免费加灵魂酸豆角和酸菜,很多人为了这一口,会特意跑一趟。


PART 2
大岭山综合市场
地址:东莞市中兴路3号
市场里藏着“美食街”
来到大岭山综合市场,“直踩”市场的美食街觅食准没错,一条街的炸野、糖水、牛杂...老字号齐聚,都是十分地道的味道。
图源:大岭山发布
美食街里有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糖水店,主打卤水和糖水,菜品选择不算多。人气款卤水鸡翅是必点,还有鸡爪、鱼蛋、肠仔等多种选择。
懂吃的朋友还会点上一份豆腐或面筋,吸收了卤汁精华的它们,超级入味。搭配一份清爽的糖水,一口下去幸福感十足。


图源:小仪开饭/小红书
对面的清汤牛杂也是深受欢迎,牛杂部位可以凭自己的喜好按串点;隔壁的美食店选择则更多元,一家店就能吃到糖水、卤味、炸野和牛杂。




图源:大岭山发布
大岭山的荔枝柴烧鹅尤为有名,在市场里就有一家宝藏烧腊店。
这家招牌被熏得黑黑的烧鹅店,一不留神很容易错过。店里的烧鹅是每日烧制,门口就能看到烧鹅炉跟荔枝柴,店铺不是很大,位置并不多,但依旧很多人明天饭点“准时来报到”。

图源:小仪开饭/小红书
荔枝柴烧制的烧鹅自带“果香”,带有蒜粒的烧鹅汁风味十足。

图源:牛马打工人/小红书
还有这家云吞面,很多附近的街坊早上起来买菜,就会顺路地点上一碗云吞面或牛腩粉做早餐。
这里的面汤底浓郁,云吞内陷是纯肉馅的那种,这里的牛腩也是网友们强烈推荐的,卤汁浓郁,肉质软烂入味。

图源:睇下食咩/小红书
一年四季都离不开汤的东莞人,这家“妈妈看了都会夸”的炖汤铺别走宝,延用传统的黑色蜂窝煤和瓦煲煨汤,火候掌握的刚刚好,保留东莞人最爱的食物原汁原味。
店铺里掌管着十几锅汤,各种意想不到的食材熬成一锅,再盛出来,一喝就感觉身心被治愈。


图源:RAINYBABA/小红书
PART 3
万江街道新村市场
地址:东莞市沿河中路与大新路交叉口东北60米
方圆五百米全是好吃的
新村菜市场同样高浓度的美食聚集地,围绕这个菜市场的宝藏小店其实都在外面,随便“拎起”一家都是人气十足。
来这里觅食,靠得就是citywalk,比起开车会更方便。早上想要来点“一盅两件”,不必到茶楼也可以实现。

在万江这家不起眼的“早茶”小店,位于新村深巷内,店内没有菜单,营业了十几年,靠口碑在街坊邻里间传播,味道靠谱,物美价廉。
大家强推这里的肉丸,是老板娘手打现做,每天都有熟客前来购买。面豉排骨、豆豉排骨也是招牌菜,懂吃的朋友会将排骨倒入热乎的饭上,搅拌着吃。




再到这家取名很洋气的糖水店来上点“甜头”。
这里一开始主要是做面包,后来转型成了糖水店。除了面包和糖水,店里的“东莞大包”也很受欢迎。

@LC/小红书
无论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包点都能在这里买到,再点上一碗糖水搭配,是“东莞靓仔靓女”最新潮吃法。



在万江就不得不提“牛鞭汤”,说起这个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便是这家1992年营业至今的老字号。
这里几乎是越晚越多人,人手一碗炖汤,性价比很高,一个个炖盅封住油纸在大锅里慢慢炖,每一口都是时光汇聚的味道。
除了炖汤,这里的菜品十分丰富,有各式糖水、卤味、蒸面等等。



图源:热心市民鱼-/小红书
喝完汤是时候去回忆青春,在万江第三小学的对面有一家无名炸串小店,这是许多人学生时代的记忆。
这个小店已经经营了30多年,摊主阿姨已经60多岁。放学的时候能看到堆满学生,是真正的“学生严选”美味。


附近还有一家被誉为极具代表性炸野店,每天都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吃货”光顾,秘制的椒盐口味让人吃过就难忘。


炸鸡翅、炸花菜、炸鱿鱼须、炸鸡柳……小时候最爱的这里都有,来的基本都是熟客,大家会直冲冰箱,把喜欢吃都点上一轮,再找到舒适的位置坐下,静候美食出锅。

菜市场里
融合了天南海北的风味
周边更是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
不妨早点来,晚点走
下一期
你还想看哪个镇街的菜市场美食?
赶紧留言告诉阿莞吧
统筹:市委网信办
来源:东莞发布(部分图源:魅力道滘、魅力万江)
撰稿:Morri
编辑:李秀莹
校对:陈灿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