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鞋商赵来民,率先测核酸,抱团找市场,携手800多家商户逆势复市

温州鞋商赵来民,率先测核酸,抱团找市场,携手800多家商户逆势复市"/

这是一篇关于温州鞋商赵来民带领商户克服困难、恢复经营并寻求新机遇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在疫情等外部压力下,企业家如何展现韧性、创新和领导力。
"标题:率先测核酸,抱团找市场 温州鞋商赵来民:带着800多家商户复市“逆袭”"
"(引言)" 温州,这座以“中国鞋都”闻名、充满活力的城市,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就在许多人感到迷茫和困顿时,温州鞋业的领军人物之一、温州鞋都商会会长赵来民,却率先行动,带领着800多家会员商户,在危机中寻找转机,上演了一场“逆袭”的复市大戏。
"(背景:疫情下的寒冬)"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温州鞋业赖以生存的线下市场几乎瞬间冻结。鞋材市场萧条,工厂订单锐减,大量鞋店门可罗雀,整个行业陷入了寒冬。对于以线下交易为主的温州鞋商来说,这无疑是生存危机。许多商户面临资金链断裂、库存积压的困境,复市之路看起来异常艰难。
"(转折:赵来民的“率先一步”)" 面对困境,温州鞋都商会会长赵来民深知,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打破僵局。他敏锐地意识到,恢复市场信心、打通流通环节是关键。
1. "率先

相关内容:

“货到汉口活”,说的是以汉口集家嘴为中心的老汉口的繁华——100多年前,汉水上驶来的船到达这个老汉口中心后,既可贩卖,又可转运。

而集家嘴的“嘴尖”,是一条“大兴路”,她位于汉正街东南方,夹在清芬街与黄陂街间,30年间延续着商业传统,武汉人说起她,会亲切地叫她“大兴路鞋城”。

“买鞋不用东奔西走,银河鞋城应有尽有。”但凡来大兴路,没人能绕得过银河鞋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这里汇集了800多家商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品牌最集中的鞋类市场。

疫情发生后,鞋城运营商——湖北银河联盟集团,其总裁赵来民自掏腰包,在同业中率先为800多家商户、近万从业人员做核酸检测,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创新,要带领这群新武汉人,与武汉共寻生机。

跨越近千公里战疫

给疫情中心寄来300双护士鞋

1月28日,人在浙江老家的赵来民接到显示为“武汉”的电话,他马上接通——在那里有他的产业。31年前,他只身来到武汉,从做服装鞋帽开始,创立银河鞋城及湖北银河联盟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并被选为武汉市江汉区鞋业商会会长,成为鞋城800余家商户的“赵老板”,也是江汉区近千家鞋业商户的“赵会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关注着来自武汉的消息。电话来自江汉区工商联。

原来,海南援汉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武汉,投入战疫,有很多人当天带上几件换洗衣服就随队出发了。出于防疫需求,医护人员进出污染区和洁净区需要专业鞋。江汉区工商联紧急向赵来民这位“老鞋商”求助。

沉吟半刻,赵来民一口应承,转头联系上一家华中地区专业鞋类龙头企业的老熟人,“我们应该出一份力!让医护人员‘行动’更安心!”

经赵来民协调,对方在外贸订单中调用了300双护士鞋,从福建工厂寄至武汉,克服重重困难穿到了医护人员脚上。赵来民悄悄地垫付了这笔钱,结算时他坚持捐赠:“我是半个武汉人了,医护人员大老远来帮武汉,心中只有感谢!”

此后,他以武汉温州商会荣誉会长身份,又向黄冈、温州等多地捐赠物资。

同业中最早为商户测核酸

带领鞋业人苦练内功、危中寻机

4月赶回武汉的赵来民,首先做了一个决定——对标国企商贸单位,为银河鞋城800多家商户减免了6个月租金。这也是汉正街上最早宣布减免租金的商城。

“共克时艰、共建信心。”第二步,他拿出数十万元,在同业中率先为返汉的商户及员工做核酸检测,近万受检人无人呈阳性。他采购测温设备放在鞋城各个出入口,每日安排专人消杀,为商户辟出间隔距离足够的就餐区。“增强每个人的安全感,复市前一定要恢复每个人的信心。”核酸检测后,商户到岗复功率达到80%。

同时,他率领成立一年的武汉市江汉区鞋业商会,危中寻机。“成立商会的初衷之一,是要想办法应对传统行业面临的电商猛烈冲击,整合现有资源,聚焦行业品牌,让商户们‘抱团取暖’。”赵来民说,疫情后,这种凝聚力尤为可贵。

获准开市后,他在鞋城请来业内专家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又辟出专门区域,引导商户学习利用抖音等平台做直播,鼓励租户在人流量小时加紧对商铺升级改造。

“在等待市民消费健康心理回归同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数月未正常开市,库存的积压量,远远赶不上逐步恢复的人流带动的销量。赵来民带着近60家品牌商户,“杀”进了地级市鞋类市场,“男鞋、女鞋、童鞋……大家‘搭伙’抱团,尽最大努力去库存。”目前,银河鞋城销量已恢复至疫前七成。

赵来民带领商户复工复产。

为鞋城近万新武汉人再造新家

“皮具文旅特色一条街”燃起疫后梦想

1989年,未满18岁的赵来民闯进了东汉正街这片龙争虎斗之地,凭借着努力初露锋芒。

卖过服装、床上用品、皮具,经历过多次起落,他在2006年全面收购银河大厦产权,将银河鞋城市场升级为“世纪银河品牌鞋业交易中心”。

在他的这栋大楼里,九成租客都不是武汉人,他们中的七成来自省外,和赵来民一样,许多外乡人在这里已做了30年生意,家就安在附近。疫情过后,大部分人仍选择回到第二故乡守着生意,“客人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城市到底何时能完全‘好’起来?”很多人在彷徨后仍选择相信。

“生意人,最需要的是希望。”疫后,赵来民以商会、协会负责人的身份,向政府提出改造大兴路为“皮具文旅特色一条街”的规划。“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将大兴路打造成影响全市、覆盖全省、辐射全国,集‘鞋文化、鞋展示、鞋销售’为一体的鞋业文化特色一条街,让广大顾客能用最实惠的价格买到最时尚的鞋品。”赵来民说,“到大兴路买鞋”成为许多武汉人的习惯,“在大兴路卖鞋”同样印刻了许多鞋商的青春。一场疫情让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激发出更强的求生欲,“现在有个时髦用语叫‘危中寻机’,拿温州话来说,篱笆靠桩人靠帮,关老爷还得靠周仓。大家抱团‘摘柿子’,青涩的柿子经历了风雨才会变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发布于 2025-09-23 04:13
收藏
1
上一篇:@荆门人速来!中天街盛大开街消费券免费申领,申领攻略一手掌握! 下一篇:揭秘灌肤深层排毒神话,好皮肤并非“灌”出来的,医生发声!